为什么太岁头上不能动土

太岁,又称太阴、岁阴,是中国古代天文和占星中虚拟的一颗与岁星相对并相反运行的星 。后来太岁演变成一种神祗信仰,为道教神明的尊称,又称太岁星君,或者岁君 。中国古代把木星叫做“岁星”,用它来纪年,因为已经知道它的公转周期近于十二年,于是假想出一个同样轨迹但运转方式相逆的星体运行在木星轨道上,这个假想中的星体,就叫做太岁,天干地支亦随太岁运转演化而出 。每年木星到达地球上的某个方位,便会加强这个方位的引力,太岁是随年分而改变的 。木星每年行经一次,都有特定的名称 。传说太岁之神在地,与天上岁星相应而行 。太岁某一年在某一方,这一方就不能动土搞建筑,否则触犯了太岁,就会招来灾祸 。因此兴建工程等要躲开太岁的方位 。太岁到了哪个区域,相应的就在哪个方位的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它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 。另外,据道书记载,六十年里的每一年之中,天上都会派一位神仙出来值年,他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祸福,老百姓尊称这些神仙为值年太岁 。六十年就有六十位太岁,所以统称为六十甲子神 。一般人的年庚,若与值年太岁相同,民间称为犯太岁,年庚对冲者,则叫冲太岁 。无论是哪一种,在那一年里必定百事不顺、事业多困厄、身体多病变,因此务必要拜奉太岁星君以保平安 。
“不要在太岁头上动土”是什么意思?不要在太岁头上动土意思是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会有灾祸降临 。就是用鸡蛋碰石头,比喻触犯那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人和事,有时也用来比喻敢于攻破科学禁区的精神和行为 。
而实际上的“太岁化身”确有其物,它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原生质生物 。或者说,太岁是一种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既有原生物特点,也有真菌特点 。
太岁又称“肉灵芝”,生长于地下而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的聚合体,而关于“太岁”的存在、作用和药效,在生物学界始终有争议 。
扩展资料:
“在太岁头上动土”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它表明一种文化忌讳 。过去人们认为,不信这种忌讳,真的会招致灾祸 。
唐代《酉阳杂俎》一书记载:有个叫王丰的人,“于太岁头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而动,遂填,其肉随填而长 。丰惧,弃之,经宿,长塞于庭 。丰兄弟奴婢数日内悉暴卒,唯一女存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肉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 。
古籍《山海经》称“太岁”为“视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尽,寻复更生” 。
近些年来,中国各地不断有发现该种生物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岁头上动土
为什么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明白什么叫太岁,在解释太岁之前,还需要介绍另一个东西——岁星 。
中国古代所称的岁星,就是太阳系肉眼可见的行星木星 。由于它公转周期为11.86个地球年,接近12年,古人就把黄道分为12等分,以岁星所在位置纪年 。但岁星的运行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与古人把黄道分为十二支的顺序刚好相反 。
为避免这一不便,他们就又假设了一个与岁星相对应的星,沿岁星运行的相反方向运行,如此一来就可以按自东向西的顺序,以这颗假设的星所处方位来纪年了 。这个假设出来的星就是太岁,用它纪年的方法称太岁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与我们熟悉的十二地支最大区别就是木星运行的周期并非真正的12年,尽管古人设置了每144年超辰一次的补救算法,仍然有失准确,因而在东汉后不再常用 。
在设定太岁的时期,观星对于人们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观察星星,比这更重要的是星象含有的占卜意味 。而岁星地位特殊,乃“人主之象”,主管仁义道德和五谷丰登,在天上也有“天神之贵者,莫过于青龙”的崇高背景,因而太岁可以说是北极天帝和人间皇帝的双重象征 。对它的忌避出现很早,《荀子·儒效篇》说“武王之伐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若采信此说,那这就是个殷末周初即有的悠久传统了 。
发展到汉代,不光是动兵需要忌避太岁,民间出行、迁徙、修造房屋也要防止触犯太岁,这类忌避到唐代尤甚 。然而,要求未受教育,也没有私人占星实践的普通百姓理解并运用这些规矩是不现实的,他们接受的是个更为形象的神话,这个神话把太岁的一部分挪到了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