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是哪首诗( 二 )


诗中的“意”字,当估计或猜想讲;“欲”,是想要的意思 。诗中的“闭口立”,意思应该是,牧童听到蝉鸣后立刻“闭口”,接着他从牛背上跳下来“立”着不动 。
可诗人为什么不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写成“忽然闭口立,意欲捕蝉去”呢?这恐怕就是袁枚的笔法,他是不是在调动或考验读者的想象力呀?
最后总起来,讲讲诗中“我”的踪迹 。
前面说过,袁枚主张“作诗,不可以无我” 。可《所见》这首诗,“我”在哪里呢?
1.诗题是《所见》 。那么,诗中所写,到底是何人之所见呢?当然是袁枚“我”呀!
2.再看诗中描写的人物与情境:“牧童骑黄牛”,乃“我”之所睹;“歌声振林樾”,乃“我”之所闻;“意欲捕鸣蝉”,乃“我”之所猜;“忽然闭口立”,乃“我”之所喜 。
其实,诗中所写牧童、牛、林樾这些人与物以及其黄色、绿色,无不是“我”之所见;诗中牧童的歌声与林樾共鸣声以及蝉鸣之声,无不是“我”之所闻 。
3.更重要的是,诗中之每一个字、每一种手法,无不折射出“我”的高尚情怀与独特的艺术造诣 。
(1)“骑”字与“振”的妙用 。
骑与振,都是描写牧童的 。前者描绘的是牧童的可爱情态:当他在牛背上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摇晃着的时候,袁枚的身子是不是也随着晃悠呢?袁枚的心是不是也跟着这节奏而自我陶醉呢?后者描绘的是牧童嘹亮的声音:当他的歌声振得身边的树林都与之共鸣时,袁枚是不是也正在侧耳倾听这具有穿透力的童声呢?而且,读者是不是还可以想见袁枚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是不是也可以体会到袁枚善于选择恰当的动词,来表现人物外在之美与内在之美呢?所以,即使只看“骑”“振”这两个字,就会感觉到“我”在哪里了 。
至于诗中“闭”与“立”的妙用,读者自会有更透彻的领悟 。
(2)由动到静的特殊手法 。
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动景:诗人写牧童骑着黄牛晃晃悠悠地走着,同时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歌声的嘹亮与动听 。可是,诗人不说歌声“振天地”,却偏偏要说歌声“振林樾” 。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窥探出诗人匠心之独特呢?笔者觉得,说歌声“振林樾”有两点独特之处:一是与“闭口立”形成鲜明的对照,实现了由动到静的意境转换;二是前后照应,为后面的“捕鸣蝉”作了铺垫 。至于“忽然”一词的艺术效果,简直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它不仅显现出牧童听到树上蝉鸣时,一下子静下来的惊喜与警觉;而且隐含着袁枚这个“我”,在一旁观察时的神态与心理活动 。
(3)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 。
诗人告诉读者,他认为牧童所以“忽然闭口立”,是“意欲捕鸣蝉” 。可读者正想知道牧童是否捕到鸣蝉与捕蝉的过程时,诗人却戛然而止 。这可谓神来之笔!牧童怎样捕蝉与捕到没有,袁枚怎会不知?可他就是不写,却让读者去猜想,去琢磨,去创造……
袁枚的这首诗完全印证了他的诗论:“诗写性情”,“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作诗,不可以无我”……他真的厉害:他可以是我们的同窗,也可以是我们的朋友,还可以是我们的老师 。他激励我们自己去想象,自己去思索,自己去写诗 。
请看,袁枚的这首《所见》是不是不仅在告诉我们:诗中的“我”既是袁枚,也是读者呢?是不是还在启发我们:不仅“作诗,不可以无我”,“读诗,亦不可以无我”呢?文/李淑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