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寒流 秘鲁寒流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真的是神的诅咒吗?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 , 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 。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 , 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 。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3月 , 处于夏季的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 , 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 , 东北信风每越过赤道就要受到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 。这股西北季风减弱了秘鲁寒流 , 并且裹挟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一路向南 , 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 , 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 , 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

秘鲁寒流 秘鲁寒流的影响

文章插图
厄尔尼诺现象海温示意图
厄尔尼诺现象的可怕之处
对于我国来说 , 厄尔尼诺现象容易带来“暖冬” ,  北方地区容易出现高温干旱天气 , 南方会出现暴雨洪涝灾害 , 东北易出现“冷夏”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引起极端天气的发生 。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 , 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
每当遇到厄尔尼诺年 , 在我国登陆的热带风暴和台风个数要远远低于往年 , 并且还会造成夏季风减弱 , 夏季雨带向南偏转 , 使得华北一带少雨干旱 , 南方低温洪涝 。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 , 第二年就发生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大洪水 。厄尔尼诺带给我们的影响不止这些 。在厄尔尼诺年的秋季 , 我国东部地区常常出现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类型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 , 我国北方地区也容易出现暖冬现象 。
秘鲁寒流 秘鲁寒流的影响

文章插图
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洪水灾害
为什么说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事件根源在西太平洋?
在正常的情况下 , 赤道太平洋海域盛行东风 , 赤道北侧为东北信风 , 赤道南侧为东南信风 , 这就使得海洋上表层的暖水被输送到西太平洋 。输送的过程中 , 海水受到太阳的照射 , 温度不断升高 。所以西太平洋海面上的水温通常比东太平洋的水温高3~6摄氏度左右 。
由于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向西流动 , 海面下层的冷水上升 , 南部高纬度的秘鲁沿海的冷洋流向东太平洋区域补充流走的海水 , 所以通常这个区域出现冷水上翻现象 , 使海域上方的空气变冷 , 密度增大 , 以致无法把水汽抬升到能够形成云和雨滴的高度 , 因此 , 这一区域通常非常干旱 。而降水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以西的西太平洋海域 。
但是 , 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 , 西太平洋高水位的海水迅速向东蔓延 , 使东太平洋的海面迅速升高 , 暖水逐步占据海域 , 使海水增温 , 并且持续几个月以上 。因此说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事件根源在西太平洋 。
秘鲁寒流 秘鲁寒流的影响

文章插图
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有“孪生兄弟”吗?
在西班牙语中 , 厄尔尼诺是“小男孩”或者“圣婴”的意思 , 与之对应的是原意为“小女孩”或“圣女”的拉尼娜 。拉尼娜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 它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 , 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持续异常低温的现象 , 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的发生 , 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 , 相互转化大约需要四年的时间 , 并且拉尼娜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 。科学家们认为拉尼娜是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度现象 。它会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 , 出现干旱;西部水温上升 , 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 , 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 , 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 , 会给广东、福建、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
秘鲁寒流 秘鲁寒流的影响

文章插图
【秘鲁寒流 秘鲁寒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