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计孙子兵法的故事解析 孙子兵法有什么法

《孙子兵法》短短六千言 , 读起来不太容易懂 , 优美的文辞更有“欺骗性” , 导致各种“金句”的涌现 , 也让《孙子兵法》更加神秘 。
看到有人在群里要写本书“批”他人解读的《孙子兵法》 , 然而 , 有时候我们真需要反思 , 认为别人解读的不对 , 自己理解的就一定正确?
本质而言 , 都是自己认知内的理解而已 , 并无孰是孰非 , 按照自己的理解 , 在自己的领域实践就好 。
有时在思考 , 什么《孙子兵法》里的观点大家争议这么大 , 问题到底出在哪?从我的思考 , 来谈一谈 。
一、孙子兵法是什么法
大家之所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 诸如“孙子兵法是不战之法”、“孙子兵法是不败之法”、“孙子兵法不是以少胜多 , 是以多胜少”、“孙子兵法是先胜后战”、“孙子兵法是全胜之法”等 , 主要是因为大家将《孙子兵法》定义成了克敌制胜的“秘笈” , 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在讲掌握了《孙子兵法》就拥抱了胜利 , 因此才给这六千言冠以各种之“法” 。
那么 , 孙子兵法到底是什么?
我越来越觉得 , 将《孙子兵法》定义成“战争组织与指挥的程序与方法”更准确 , 也就没有了这么多的争议 , 再争论、探讨也都进入了操作层面 , 比如 , 军形篇怎么理解布阵更具有实操价值 , 是用现代战争的部署更好 , 还是“羊群化”的流体操控更具有实操意义等 。
就是说 , 如果定义《孙子兵法》为“战争组织与指挥的程序与方法” , 它提供我们的是一套组织战争的操作程序 , 至于能否打胜仗 , 一方面取决于你是否比对手强 , 另一方面在于其操控这套体系的手感 。
这样理解 , 《孙子兵法》就可以作为项目操盘的体系 , 教我们做什么(要素)、怎么(方法、工具和模型) ,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控制哪些要素(操作流程) 。
对于管理者而言 , 尤其是项目负责人 , 接手项目就知道从哪里入手 , 从什么地方切入 , 怎么定目标、组织资源 , 部署人力物力 , 如何展开工作 。
对于创业者言 , 知道如何判断形势、识别机会 , 以及主抓机会部署资源和展开工作的全套程序与方法 。
试想 , 如果《孙子兵法》不再神秘 , 不再是“秘笈” , 而是操作流程或方法 , 还有争议吗?
可能没有了 , 也可能大家就失去了对《孙子兵法》的兴趣 , 利害辩证存在哈 。
二、战略战术 , 皆是《孙子兵法》的操作体系
一直讲 , 孙子兵法不分战略与战术 , 其十三篇是一套操盘体系 , 我从“孙子兵法战术体系”讲是这套流程 , 可能有人会从战略角度讲 , 也是这套操作流程 , 并没有本质区别 , 只是切入点不同而已 。
今年我一直想写本《孙子兵法操盘体系》 , 构思阶段就卡住了 , 没法往下进行 , 因为与《孙子兵法战术体系》有许多重叠的地方 , 最终还是决定就按照这个“最低”层面的战术逻辑才阐述孙子兵法吧 , 让它变得越来越实战就好 , 操作性越来越强就好 。
实际上 , 在操作层面的人都有个感受 , 实操中根本无法区分战略、战役或战术 , 只有在总结的时候才会有这些概念 。
之前写过“新东方”的例子 , 它有战略吗?
我想2020年之前 , 没有人敢说新东方没有战略 , 也没有敢说学而思没有战略 , 他们正红极一时 , 只有到它们衰落的时候 , 或者再重新崛起的时候 , 才会有人拿战略说事 。
再如 , 2000-2010年这个阶段 , 谁不是张口闭口海尔、联想、TCL的战略 ,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后 , 这些企业之前的战略是错的吗?
或许张瑞敏所言“只有时代的企业”是正确的 , 任何组织要学习狐狸适应环境 , 让自己所处的环境(死生之地)与自己的能力(存亡之道)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