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进入高考语文试卷,中学生应该怎么读,怎么理解《红楼梦》

真正读过《红楼梦》这本巨著的人,大多会认为它是一本值得读一辈子的书 。同时,它又很不好读,有人在网络上发起“说说你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的调查,《红楼梦》名列前茅,它部头大、人物关系复杂、涉及知识广博、思想文化精深、笔法独特、文字隐晦……不少人读到前两回就读不下去了 。
个人的阅读经验告诉我:读《红楼梦》,需毅力和才学做双桨,依兴趣来起航 。直白一点说,慢慢来 。
既然《红楼梦》这么不好读,我们初中生暂且就浅浅地读嘛,遇到晦涩陌生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跳过去 。如果哪位同学在初中阶段能把一百二十回完整地翻看一遍,即使只是略知大概,我也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会成为书中开篇所言的那块美玉——“自经锻炼以后,灵性已通” 。《红楼梦》会带给你“灵性”,只需你走近它、赏玩它 。
或兴趣,或好奇,或自我挑战,或他人鼓吹,你偶然走近它了,捧起了《红楼梦》,还能有滋有味地一路赏玩下去,那么你可以骄傲地对自己说:我正在做一件一般人死活不敢做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正在走一条属于自己精神历练之路 。
捧读经典,就是一番“锻炼” 。你现在做的这件事,一定会成为你未来人生的伏笔,若干年后,你再翻看《红楼梦》,一定会像第三回贾宝玉初识林黛玉那样,笑着对书中的某个人物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
其实《红楼梦》离我们初中生并不遥远,现在仅以书中第一回为例,简要描画一下它的亲切面貌 。
《红楼梦》告诉我们的处世之理并不遥远 。“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磨)”“乐极悲生,人非物换”“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通俗易懂的言语中包含着变化、辩证、适度、顺道等哲学思想,把它们记在心里,是可以指导我们学习和生活的 。“观念指导行动”,初中生正处在“观念”形成的关键期,用传统文化里的精华来打下“观念”的底子,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子 。
《红楼梦》传达给我们的读书之乐并不遥远 。《红楼梦》确实难读,但它开篇第二句就告诉我们“细谙则深有趣味”,一个“谙”字最要紧:好书不厌百回读,好文不厌细琢磨 。不同的年龄读《红楼梦》,就会有不同的情趣;也有人认为,越年长,才会越读越有味道 。这样一来,《红楼梦》就是一位值得你用一辈子时间交往的朋友,甚至恋人,她永远充满着新鲜、未知,同时又永远充满着能量 。读《红楼梦》“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这就是读书的快乐,喜欢清静的人尤其珍爱她 。
《红楼梦》告诉我们的写作之法不遥远 。开篇有言:“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写文章就是沟通,所以写出来的东西要尽量避免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想清楚,说明白;“或可适趣解闷”,一个“趣”字道出了文章的一种高境界,特别是我们初中生要写出活泼有趣的语言,首先做到不写“成人话”;“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大作家写作至少要修改五次,何况我们这些初学写作的人 。
?
上面谈到的三点,不足《红楼梦》精华的千万分之一 。
《红楼梦》本是“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通俗一点说,《红楼梦》写的就是人生经历和社会现实,和大部分经典小说没有什么区别,读书就是读人生,读社会,还会经常读到自己,读到身边的人 。同学们,你们说,《红楼梦》离我们是否遥远?
有人认为书中的“离合悲欢”太悲情;有人认为“炎凉世态”不宜青少年过早接触;甚至还有人认为《红楼梦》宣扬的是“万物皆空”的观念,这不,开篇一首《好了歌》就弄得我们怪不是滋味,似乎追求什么都是一场空 。
我个人还是相信当代的青少年,他们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一本《红楼梦》没有那么大的威力的,不足以让当代的青少年“看破红尘” 。
【《红楼梦》进入高考语文试卷,中学生应该怎么读,怎么理解《红楼梦》】所以我还是鼓励有兴趣的初中生读《红楼梦》,你们对于自己的精神成长有自觉、有追求,我必然肃然起敬 。长大后,我们会做许多“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事,而精神成长永远是个人的事,很多时候还只能独自前行 。
个人认为,红楼梦是个超级宝藏,不同的人能看到不同的东西,不同年纪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就像我们小时候,看个电视剧上来就用好人和坏人来定义男一和反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