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八佰观后感

01
《八佰》是一部关于“人”的电影 。
看片名:八佰 。
之所以用“佰”而不用“百” , 就是在提醒我们:“八佰”不止是数字 , 而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
这些人 , 曾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
我们现在称他们为“英雄” , 为“烈士” , 但永远不要忘了 , 他们首先是人 , 是普通人 , 他们也有自己的怕与爱 。
影片以一组群像人物为向导 , 带我们走进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 。
在摄影师曹郁极富感染力的镜头下 , 战时的上海成了地狱一般的存在 。
全片色调可用四个字形容:愁云惨雾 。
画面始终笼罩在一片淡淡的郁绿之中 。
焦土之上 , 已不见完好的建筑 。
举目望去 , 只有一面面破败的砖墙 , 颤巍巍地立于瓦砾堆上 , 随时可能坍塌 。
八百壮士来到这座被全世界遗忘的城中 , 打一场注定要失败的仗 。
他们进入四行仓库 , 要在这座孤岛一样的建筑里 , 守卫四天四夜 。
面对战争的人究竟是什么状态?
英勇无畏?慨然赴死?
《八佰》抛弃了这些想当然的论断 。
它告诉我们:面对战争 , 人最可能的第一反应是“逃” 。
正如影片开始不久 , 镜头对准了一只田鼠 。
只见它钻出地面 , 四处张望 , 当听到行军的脚步声后 , 吓得赶紧钻回了地洞 。
这个镜头极富象征意味 。
它在表达一种“动物性”的本能 , 鼠也好 , 人也好 , 面临莫测的危险时 , 第一反应都是“逃” 。
这也是《八佰》最特别的地方 , 它的主人公们不是传统的正面角色 , 而是一群战场上的散兵 。
这群散兵们 , 性格各异 。
姜武饰演的老铁 , 外表粗犷 , 内心脆弱 , 遇事能躲则躲 。
张译饰演的老算盘 , 老奸巨猾 , 一心只想逃跑 , 屡试屡败仍贼心不死 。
端午和小湖北哥俩还是未成年的孩子 。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战争 , 便稀里糊涂地参了军 。
王千源饰演的羊拐 , 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兵油子” 。他倒没想跑 , 只是凭经验混日子 , 每天出工不出力 。
在这群人的身上 , 你看不到半点“英雄”的影子 。
相反 , 他们只是一群平凡的人 , 和大多数人没什么差别 。
他们原本过着各自的生活 。
有的在家务农 , 有的在山里放羊 , 有的刚刚定了亲 , 有的还年少无知……
如果没有战争 , 他们的一生或许平淡 , 或许富足 。
可当战争袭来 , 一切“如果”都化为了泡影 。
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裹挟其中 , 每天面临生死考验 。
端午说:“我只是想来看一眼繁华的大上海 。”
但他想不到的是 , 此时的上海已经成了无数人的坟墓 , 包括他的 。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 。
它把所有人的命运拖向了失控的境地 , 而对于此 , 你无处可逃 , 也别无选择 。
应该说 , 《八佰》对于战争的残酷性有着极其清醒的认识 。
于是它才能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注视这些懦弱的人们 , 并大胆宣称:懦弱无罪!
不止如此 , 它还特意安排了一个人物 , 让他“懦弱到底” 。
这个人 , 就是老算盘 。
老算盘一直在试图逃跑 , 如果换作一般电影 , 通常会这样安排:让他最终死在成功逃跑的路上 , 而且还是意外惨死 , 以此来嘲笑他的懦弱 , 体现上苍的绝对公平 。
但《八佰》没有 。
老算盘最终真的跑成了 。
他穿上捡来的风衣 , 渡河去了租界区 , 并最终活了下来 。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 , 放走他的人 , 是一个起初想跑而最终留下的人——端午 。
这两个人的对峙很有意思 。
有意思就在于 , 端午并没有因为自己选择了“坚守” , 而把这种选择强加于他人 。
相反 , 他依然原谅了老算盘的懦弱 。
因为他知道 , 面对战争这等残酷的事 ,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选择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