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笔 , 是《八佰》极其难得的一笔 。
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一再被忽视的道理:只有允许“真懦弱” , 才能诞生“真英雄” 。
为什么?
很简单 。
因为只有当“懦弱”是可选项时 , 依然选择做“英雄”才显得那样可贵 。
就像片中的羊拐、老铁、端午、小湖北……
他们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懦弱 , 拿起枪 , 为信念而战 。
他们生为凡人 , 却做出了超越凡人之举 。
这不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吗?
02
《八佰》另一个让我惊喜的点在于 , 它试图去探讨“影像”的意义 。
不难发现 , 这部电影暗含很多的迷影元素 。
如果细看的话 , 你甚至可以看到中国影史的大脉络 。
这个脉络很完整 。
首先 , 是皮影戏 。
在四行仓库里 , 李晨扮演的山东兵给大家表演了皮影戏 。
那一刻 , 时间追回到“前电影时代” 。
不变的是幕布、光影、众人围看 。
再往后 , 《定军山》 。
影片后半段 , 老铁在楼顶护旗时 , 唱的正是京剧《定军山》的名段 。
这就不用多说了 , 熟悉中国影史的人都知道 , 1905年 , 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 , 著名老生谭鑫培在镜头前演出《定军山》 , 标志了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 。
再来 , 黑白的记录影像 。
影片中 , 有一位从租界区来的“采访人员” , 用手持摄影机拍下战场的画面 。
影像的记录功能 , 在此被彰显 。
它使得那些早已逝去的人们 , 留下了永恒的画面 。
最后 , 彩色的故事片 。
正是我们观看的这一部《八佰》 。
它同时具备了影像的写实性与艺术的表现力 。
也是电影发展到今天所拥有的形态 。
除了对影史脉络的梳理 , 更重要的是 , 影片建立了多重的观看关系 。
其中最明显的一重 , 是南岸租界区的人们“观看”北岸战场 。
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对峙 。
两岸虽只有一河之隔 , 隔开的却是两个世界 。
北岸战火纷飞 , 枪林弹雨 。
南岸却是一片歌舞升平 , 大家喝着咖啡 , 听着戏 , 遥遥地望着对岸 。
这像什么?
是不是很像南岸的人们在看一部战争片?
没错 。
导演想要营造的正是这样一种“观看”的效果 。
为何这样处理?
因为导演想要借此探讨电影与观众的关系 。
我们先说北岸 。
如果北岸是一部战争片 , 那么战士们就是“演员” 。
他们面临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对 , 演给谁看 。
这也是贯穿全片的一个核心问题 。
起初 , 他们卖力表演是为了给外国使团看 , 给他们留下一个顽强抵抗的好印象 , 好为谈判争取更多的砝码 。
说白了 , 这时的艺术是为政治服务的 。
正如片中那句经典台词:“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 。”
同样:艺术的背后 , 也是政治 。
当然后来我们知道 , 这个演出是失败的 , 外国使团根本不买账 。
于是到了第四天 , 全军大撤退的时候 , 士兵们决定在南岸的同胞面前 , 用视死如归的勇气让他们感受到信念的力量 。
这时的艺术才终于脱离开政治 , 重新拥抱大众 。
而奔向南岸的撤退 , 就象征着艺术的回归 。
接下来 , 我们再看南岸 。
南岸的观众们面临另一个问题:该如何看待一部电影?
起初的他们 , 只是抱着单纯的看客心态 。
但渐渐地 , 随着战争愈演愈烈 , 随着士兵们不断献身 , 他们开始共情于角色 , 开始感同身受 , 直到大撤退的那天 , 他们终于彻底被点燃 , 与北岸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 。
这一过程 , 其实就是观众渐渐入戏的过程 。
而与此同时 , 另一重观看也随之展开 。
那便是屏幕外的观众正在观看《八佰》这部电影 。
这两重观看原本是各自独立的 。
但到了影片的最后 , 导演通过一个巧妙的设置将两者融合 。
是什么?
- 《都挺好》观后感
- 你看肖战的《诛仙》了吗?请说说你的观后感怎么写
-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
- 影片蓝学校观后感
- 小孩看电影需要买票吗
- 什么网站看电影可以免费 免费高分电影网推荐
- 30部心理学必看电影 心理学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 举起手来观后感500字 举起手来观后感350字
- 1.2米以下儿童看电影要买票吗 小孩子看电影需要买票吗
- 易经的读后感900字,易经的奥秘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