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戚继光 , 在华夏大地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抗倭英雄 。他的威震天下的“戚家军” , 还有其仿制日本武士刀的“戚家刀” , 也是家喻户晓的美谈 。但是戚继光并不仅仅只在东南沿海放光发热 , 在祖国的北方 , 他也曾立下过赫赫功勋 。
文章插图
戚家刀
收拾完日本人不久 , 蓟门地区就频繁告急 , 戚继光奉命北上前去训练边军 。此时蓟辽总督是戚继光的老上级谭纶 , 他给了戚继光三万步兵 , 其中有三千浙江人(戚家军的出身地) 。皇帝还授予了戚继光“总理三镇练兵”的头衔 , 除了总兵以外所有官员全部受他节制 。按理说大小混了个“总理”干干 , 但是戚继光到了北方没几天就给上级打报告 , 表示自己不大想干了 , 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插图
谭纶
原来 , 在对北境作出系统的调研之后 , 戚继光发现明朝在北方虽然屯兵无数 , 但是和一个兵没有没什么区别 。北境守军已经养成了无数陋习:强壮者成了边将的家丁、营舍成了驿站、骑兵无马、拒绝使用火器、毫无组织纪律……这些被戚继光称作“七害、六失、四弊” , 这些问题不解决 , 边军没法练 。而要做到这些 , 只能把戚家军调往北方 , 再从西北民风彪悍之地招募一些步骑兵 。而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 , 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者只能是戚继光 , 只能按照他的方法来练兵 , 平白无故给他戴上一个“总理”的帽子 , 不但有分总兵权的嫌疑 , 也会让下面的官兵有闲话说 。
文章插图
影视剧中的戚家军
那么朝廷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呢?搁在其他时候或者其他人身上 , 戚继光这么做都会被怀疑是拥兵自重 , 保不齐乌纱帽都要丢 。但是在当时是高拱辅政 , 他和戚继光的关系非同一般 , 而皇帝也很清楚戚继光不是个专权的人 , 于是戚继光的所有要求除了在南方暂时因为倭寇返潮走不开的戚家军以外 , 都被很痛快地批准了 , 他也不干什么“总理” , 改为蓟门总兵 。
文章插图
高拱
当上总兵的戚继光没有人掣肘 , 立刻打了几个大胜仗作回应 。在巡阅边境的时候戚继光还发现 , 作为抵御骑兵的第一道防线 , 长城已经年久失修 , 其防御作用几乎没有 。戚继光向上级申请重修长城 , 立刻得到批准 , 于是戚总兵又变成了戚老板 , 专门负责蓟门两千里的长城的修建工作 , 手下的工人就是他的士兵 。这些士兵当惯了“军爷” , 很不适应去砌砖的工作 , 甚至出现了抗命的现象 。
恰好此时完成任务的三千戚家军已经抵达蓟门 , 戚继光让他们在外面站军姿 。这一天天气不好 , 三千人刚在外面列队不久就开始下起瓢泼大雨 。但是从早上到天黑 , 这三千人在大雨中一直站得笔直 , 更没有一个人抱怨一句 。这一幕让那些已经忘了什么叫做“军令如山”的边军将这四个字牢牢记在心中 , 从此蓟门的边军成为了明朝九边里军纪最好的军队 。不久 , 长城修建完毕 , 两千里连绵不断巍峨雄壮 , 它的遗迹就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长城 。
文章插图
万里长城
戚继光的本事不仅在治军和打胜仗上 , 面对不同的敌人有不同的对策也是他扬名天下的重要原因 。针对敌人多为骑兵的特点 , 他以车为基本作战单位 , 作战时形成战车方阵 , 先用火器冲击敌人 , 再把特制的据马器扔到地上 , 敌人若要逃跑再用骑兵追逐 。以戚家军作为主力 , 新募集的兵丁作为策应 , 而那些兵油子只负责防守 。这样安排不仅人尽其用 , 还充分扬长避短 , 发挥了各军兵种的优势 , 因此蓟门军成为了整个北方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
- 曹魏名将,战国时期魏国名将?
- 为什么说子午谷奇谋不会成功 子午谷奇谋是哪位名将提出但最终未被诸葛亮采纳的
-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是白起还是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是白起还是李牧
- 蒙恬、李牧、李靖和苏定方这四位对外作战名将要如何排名
- 秦朝名将王翦、白起、章邯、蒙恬,四位依战功如何排名你怎么看
- 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是抗倭英雄吗
- 曹魏名将,三国里有名的武将
- 从古至今你心目中的我国二十大名将都是谁翻译的
- 周朝十大名将,周朝第一大将?
- 李牧是谁,名将李牧的妻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