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的两大思想到底有什么区别你怎么理解无为而治的

老子、孔子在治国理政的观念上基本是一致的,并无矛盾 。
“无为”是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也是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德经》全文强调的主旨 。“无为”虽然全篇仅十二见,但其主旨贯穿全篇 。
老子让自己主张的“无为”表现在假托的圣人身上 。圣人“无为”是循道而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第二章)他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
“处无为之事”就要“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终日行不离静重”(第二十六章),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六十三章),以“无为”的态度去做事,甘于寂寞,甘于平淡 。“行不言之教”,是因为“希言自然”(第二十三章),因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会“我无为而民自化”(第五十七章) 。
老子的“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淮南子·修务训》驳斥了“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的观点,认为“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有也” 。
“无为而无不为”,体现在“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而且要“慎终如始”(第六十四章)上 。显然这种“为”是不妄为,不刻意为,是顺应自然去为,恰当地把握时机去为,是“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正如《淮南子·原道训》所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 。”就是说还没发展到可以做某事之前,不要人为地勉强去做 。不该做的不做就是“无为”,该做的还是要做,而且要认真做好,就是“无不为” 。
为了达到“无为”的境界,老子主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第五十二章),通过自我封闭,从而达到“无知(智)”“无欲”“无为” 。
老子特别告诫统治者,“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治人事天莫若啬” 。“烹小鲜”就要少折腾;“啬”就是“无为”,就是“不做”,就是遵循客观规律,不去主观干预 。做到这些就是“早服” 。“早服”到“莫知其极”的过程,也即“无为而无不为”的过程 。
老子告诉我们,“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二十九章) 。然而,“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 。
老子推崇的“圣人”是谁?《道德经》没有明确,但孔子推崇的圣人“无为而治”却是明确的 。
先说“无为而治”的是孔子
一提起“无为而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老子,是《道德经》 。其实“无为而治”不单单是一种思想主张,而已经经过实践 。其实儒家和道家都主张“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出自《论语》而不是出自《道德经》 。
“无为而治”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儒家推崇的“无为而治” 。也就是说,最早总结出“无为而治”的是孔子 。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 孔子话的意思是:“不去做什么就治理天下的人,大概是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使自己庄重地面朝南坐着罢了 。”
据传,舜当政时,一切沿袭尧的旧法来治国,似乎没有什么新的改变和作为,而使天下太平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使自己庄重地面朝南坐着罢了 。舜的“无为而治”是以德化民 。可见最早实践“无为而治”的是舜 。
孔子赞赏的“无为而治”是在“恭己正南面”基础上实现的,孔子以舜为例加以说明 。说白了,孔子称赞的“无为而治”是在“有为”的“礼治”基础上的“无为” 。
儒道都主张“无为而治”,同源于舜的实践和《尚书》等思想,二者的区别在于:道家以思想虚无、清静为基础,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做事,对有天下者有所作为,对个人的积极进取持消极态度;儒家强调的“无为而治”是以积极有为的态度,先是“恭己正南面”,其次是举贤授能,“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第2章) 。儒者强调表率的作用,认为“君子笃恭而天下平”(《中庸》),做到了这些,就会达到《大戴礼记·主言》说的那样:“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 。”
无论是老子的“无为”还是孔子的“无为”,都是建立在主动积极的“有为”基础上的 。老子、孔子推崇天子统治者“无为而治”,但在实践中根本做不到 。
老子的哲学思想:他讲的是国人生存、生活的自然之道,养生之道,即天道;人类的生存、发展如何适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天然自然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的生存之道、养生之道、发展之道 。我认为老子是中国道家的鼻祖,而并非张天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