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后关宁铁骑去哪了呢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明军的编制上说是没有“关宁铁骑”这个说法的,题干改为“关宁军去哪了”更加合适 。至于关宁军内部最能打的骑兵队正式称呼应该为平夷左营和平夷右营,这两营骑兵是由辽东边地汉人和蒙古夷丁组成,确实很能干仗,在松锦会战时与满八旗骑兵互殴丝毫不落下风,战斗力确实很刚 。关于“关宁铁骑”这个称谓确实有,多见于明清文人之说(如彭孙贻的《流寇志》就称辽东军骑兵为“关宁铁骑”) 。当然,明清的文人们在写作的时候往往“铁骑”满天飞,左良玉和李自成的骑兵都被称为过“铁骑”,所以对这个词就不用太在意,加上这两字纯属为了给作品搞个气势加成 。

明朝灭亡后关宁铁骑去哪了呢

文章插图
彭孙贻《流寇志》的称关、宁骑兵为“关宁铁骑” 。
明朝灭亡后关宁铁骑去哪了呢

文章插图
明朝灭亡后关宁铁骑去哪了呢

文章插图
以上两图截自《小腆纪年附考》,分别为“左良玉铁骑”和“李自成铁骑” 。
至于明亡之后,关宁军的去向也很简单,就是加入了清军 。事实上在吴三桂降清之前,在大凌河之战和松锦之战后,就有两拨关宁军的兵将投靠清廷为清廷效力,有不少人为清政府发光发热,像张存仁、刘武元这样的“精英”都做到了总督、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当然也有倒霉的,像金玉和、祖泽润这样就属于创业艰难被干掉的那种 。至于吴三桂的这支关宁军是他一手重组的(注意:和最初的那支关宁军不是一回事),典型的就是吃着朝廷饷银的军阀集团,所以吴三桂领导的这支关宁军去向已经很明确了,事实上就是投降清军了,早在山海关战役之前,清军便下令全城军民剃发以示顺从,吴三桂的关宁集团为了保命,根本就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
《清世祖实录·卷四》:是日,进吴三桂爵平西王,赐玉带、蟒袍、貂裘、鞍马、玲珑撒袋、弓矢等物,令山海城内军人各薙发 。

明朝灭亡后关宁铁骑去哪了呢

文章插图
而吴三桂面对清军的条件,再一犹豫后,首先在在清营把自己的头给剃了,回到山海关后,先将民众剃头迎入清军,由于战事紧迫,关宁军还没剃完,就投入了战斗 。当然,事后该剃的还是得剃,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关宁辽军这个时候早就成为了清廷的虎贲御林,为清廷争夺天下而服务 。
投降清廷后,多尔衮仍令吴三桂统领旧部,以吴三桂为首的关宁集团极其给力,与清军合作,在保定、定州、真定等地连败李自成 。顺治元年的五月十二日,吴三桂与清诸王、贝勒回朝,受到了清摄政王多尔衮的热烈欢迎,隆重接见 。此次回京后,吴三桂为自己的部属邀功请赏,清廷也给予满足 。顺治元年十月,吴三桂又率部随英亲王阿济格出征山、陕,追击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由陕西南下,直到长江,并沿江东下,逼死李自成,逼迫左梦庚部投降,于顺治二年八月回朝 。
此后,吴三桂和其旧部被清廷打发回了锦州屯驻,为了安抚吴三桂及其部属 。清廷于顺治三年七月邀请吴三桂和其部属赴宴 。
《清世祖实录·卷二十七》:赐平西王吴三桂暨总兵一员、副将十一员、参将、游击三十二员,宴于武英殿 。

明朝灭亡后关宁铁骑去哪了呢

文章插图
又在顺治四年十月初,根据吴三桂拟定的名单,给“关宁系”自总兵官以下,游击以上何进忠、杨珅、郭云龙(注:这三位早在明朝时就是吴三桂的旧部)等123人以世职 。而在顺治五年,以吴三桂为首的关宁系由于关内形势紧急,出征陕西镇压榆林反清起义,至此之后,马不停蹄南下与南明永历政权作战,直到至云南,入缅甸作战,擒获永历帝,而擒获永历帝的人正是吴三桂麾下第一骁将高得捷 。
明朝灭亡后关宁铁骑去哪了呢

文章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清廷在夺天下的过程中似乎给足了以吴三桂为首的关宁系的面子,达到了有恩要赏,有大罪不罚的程度 。就比如吴三桂在随阿济格出征陕西的时候,其下护军统领巴克勇犯下“随众私逃罪”,清朝法令很严,但是清兵部仅仅予以革职,其后多尔衮又以顺治的名义予以免罪,就是为了顾及吴三桂的颜面 。
还有磨盘山之战,对清朝来说这仗打的极其难看,满、汉八旗这一仗死了8000多人,辅国公札喀纳、干图,固山额真沙里布、祖泽润等10多名将官战死 。清廷震怒,此战以“败绩”论处 。满族的王公大臣该革职的革职、该罚银的罚银,唯有吴三桂免受处罚,理由是“吴三桂交待的很好”,“平西王吴三桂以供答明悉,免议”,此次被罚的信郡王多尼直呼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