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实际人口3000万 深圳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亿

城市非户籍人口即城市外来常住人口 。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 , 是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目标 。
一般而言 , 经济发达的城市凭借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对流动人口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 大量的流动人员到大城市后 , 融入大城市的愿望十分强烈 , 这也使得大城市形成了盆地聚集效应 。
那么哪些城市非户籍人口多呢?根据第一财经采访人员统计 , 至少有21个城市的非户籍常住人口超过了100万 , 这其中上海最多 , 深圳第二 , 北京、东莞和广州分列三到五位 。从区域分布上看 ,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城市最多 。
需要说明的是 , 一些城市并未公布具体的非户籍人口数据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在此根据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额加以计算 。不过 , 不少人口流入较多的二三线城市 , 往往辖下众多的县市 , 而这些县市人口除了流向所在地级以上市的城区外 , 还有部分流向了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二线城市 。因此 , 从总体上看 , 这些城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额 , 要少于实际居住的非户籍人口数量 。
另外 , 有个别重点城市如郑州等 , 因非户籍人口数据不详 , 在此没有纳入统计 。
沪深京列前三 北上广深非户籍人口合计超三千万
上海市2018年的统计公报显示 , 2018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3.78万人 。其中 , 户籍常住人口1447.5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76.21万人 。
上海之后 , 位居第二的是深圳 。深圳2018年的非户籍人口数据仍未揭晓 。不过根据2017年深圳的统计公报 , 当年深圳常住户籍人口有434.72万人 , 增长11.3% , 占常住人口比重34.7%;常住非户籍人口818.11万人 , 增长1.4% , 占比重65.3% 。
位居第三的是北京 , 2018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764.6万人 , 占该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5.5% 。
沪深京之后 , 位居第四的不是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 , 而是“世界工厂”东莞 。面积仅有2465平方公里的东莞 , 在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 。改革开放以来 , 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 , 东莞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 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 , 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东莞 。数据显示 , 2018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有839.22万人 , 但其中户籍人口231.59万人 , 有600多万为非户籍人口 。
广州的非户籍人口也超过了500万 , 以562.75万位居第五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据此统计 , 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超大城市的非户籍人口总量超过了3000万 , 达到3121万左右 。
珠三角最密集
从21个非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来看 , 绝大多数城市分布在沿海地区 。主要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闽东南等地 。这其中 , 珠三角有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中山和惠州六个城市名列其中 , 深圳、东莞和广州位列前五 , 此外佛山位列第七 。珠三角堪称外来流动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
截至2018年底 , 广东全省常住人口11346万人 , 比上年增加177万人 , 这是广东连续两年人口增量超过了苏鲁浙增量之和 。其中 , 2018年珠三角核心区人口数量比上年增加150.45万人 。这里面 , 广州、深圳两个超级大城市的人口分别比上年净增40.60万人和49.83万人 , 两市常住人口增幅占同期全省以及珠三角核心区常住人口增量的51.09%和60.11% 。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 , 相比中西部地区 , 珠三角的优势虽然没有过去那么明显 , 但还是有一定优势 , 尤其是在营商创业环境方面 , 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市场化体系 , 也吸引很多人在这边创业 。
从产业发展来看 , 近年来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 , 高端制造业、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 吸引了大量的就业人口 。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及人才流动报告》分析 ,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中 , 除江门外 , 其他城市均处于净流入状态 。其中 , 深圳和广州作为两大核心城市 , 担当着人才流动中心的角色 , 从外界流入湾区的人才有40.39%都流向深圳 , 31.42%流向广州 , 两者占到7成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