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杨式太极拳是从陈式太极拳来的,那么为什么两者的招式名称大部分都不一样( 三 )


有拆分现象 , 实际上反过来也会有合并现象 。好像某一两式原本是分开的 , 但是由于实际套路当中经常连起来用 , 并且出于传授的理由 , 也会有合并现象的出现 。从陈氏杨氏两家来看 , 最典型的是杨氏的揽雀尾一式 。揽雀尾一共包括四个式 , 掤式 , 捋式 , 挤式 , 按式 。然而在陈氏太极拳当中 , 懒扎衣和六封四闭的动作往往都是连起来用的 。而懒扎衣是包含掤的用法 , 六封四闭却包含有捋挤按三个动作 。那么很有理由可以猜测 , 实际上杨氏太极拳的揽雀尾 , 就是吧陈氏太极拳当中的懒扎衣和六封四闭合并成为一个招式来用 。
实际上根据考证 , 在过去的河北地区 , 懒扎衣的发音实际上就是揽雀尾的同音 。因此这很可能就是原本懒扎衣的名称口传到河北 , 就成了揽雀尾然后随着杨氏的传播 , 逐渐就俗称定下来了这个名词 。
同理还有“白鹤亮翅” , 因为陈氏当中叫做“白鹅晾翅” 。可能鹤比鹅要更加仙风道骨一番 , 后来也就都叫白鹤晾翅了 。然而实际上北方地区见到白鹤的机会比较少 , 作为民间更容易看到白鹅发怒起来咋开翅膀进攻的样子 。因此这一招原本叫做白‘鹅’晾翅 , 个人觉得更加符合原始的意义 。
包括后面的“如封似闭”和六封四闭 的关系 , 也有人说实际上如封似闭才是本意 。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

如果说杨式太极拳是从陈式太极拳来的,那么为什么两者的招式名称大部分都不一样

文章插图
下面转回头还是说套路编排本身 。之前说了整套拳分成了八个部分 。这个是根据陈氏太极拳当中八个单鞭来进行划分的 。然而杨氏太极拳就不能完全依靠单鞭去分段了 。从对比列表当中就能看出 , 杨氏太极拳当中的单鞭数量要明显多于陈氏的 。如果这种划分 , 很多时候单鞭 , 云手 , 再单鞭 。这样就分了段 , 明显会显得没有意义 。然而为什么杨氏太极拳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应该是后来杨氏太极拳改架删减等历史原因导致 。
因为这个历史原因基本也是公认的 。从杨露禅到杨澄甫 , 三代人改了三套太极拳套路 。整体来说是简化去掉了很多比较复杂难练的东西 , 而去掉之后又需要进行衔接 , 那么就用比较最为体现杨氏太极拳当中拳理思想的典型招式进行填补 。包括“揽雀尾”也包括“单鞭” 。这样以来 , 整体的分段思路实际上还是保持了原来的编排用意 。但是练习和推广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从这个角度看也是一种改良 。
那么说一下这八段套路的编排思路 。这样可以从一个整体全面的角度来看看太极拳的整体思想 , 因为套路实际上就是为了阐述拳理和方便练习编排的 。有个整体的思想 , 是要比单纯的纠结某一招某一式的争论要更加客观一些 。
第一段明显是一个总体概括 。陈氏包括了金刚捣锥 , 懒扎衣 , 六封四闭 , 单鞭四个动作 。而杨氏删去了金刚捣锥 , 又合并了懒扎衣和六封四闭 。因此只有懒扎衣和单鞭 。但除了金刚捣锥之外 , 其他基本都是一致的 。太极拳最核心的动作其实应该就是懒扎衣(揽雀尾) , 因此这一段就好像是开篇主题一样 , 对整个太极拳作一个全面总结 。
第二段和第三段都非常的长 。说明这两段实际上是太极拳最为核心的主要部分 。绝大部分的动作都包含在这两段当中了 。但是各有侧重点在其中 。首先从打拳路线来看 , 两段都是包含了进和退的步法 , 陈氏当中斜行和前堂拗步的组合包含了前进的步法 , 而杨氏当中用搂膝拗步 , 手挥琵琶等组合 , 同样也是在前进 。而且实际上搂膝拗步基本上和斜行的是一个意思 , 只是动作变得简单并且架子提高了 。而前进之后 , 都用一个典型的拳法作为收尾 。陈氏用掩手红拳 , 杨氏用搬拦捶 。而之后陈氏在进行第三金刚捣锥之前的时候 , 有一个转折的变式 , 就是双手在身前重叠的动作 , 陈氏当中并没有单独罗列 , 而杨式当中却列出一式叫做十字手 。
之后两氏太极拳同样整体用了后退的步法 。在后退之前 , 陈氏有背折靠 , 青龙出水 , 三换掌 , 肘底捶等一套动作 , 但是在杨式当中把这些动作都去掉了 , 最后留了一个肘底捶 , 而在“抱虎归山”一式当中 , 实际上也能看出和背折靠 , 青龙出水等陈氏动作当中的一些劲路 。顺便说医生“抱虎归山”在杨式当中也有叫做“豹虎推山”等不同的叫法 。如果说按照本身所想表达的 , “为何招式名称都不一样”来说事 。那么同样杨式一家都有招式名称的不同叫法 , 那么这个杨式到底是怎么学的?当然这里说道现在已经都是题外话的范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