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发力是在哪里

问的好,太极拳的发力应该指的是与对手交手中的击敌行为,因为演练拳架套路是不需要发力的,没有对手发的哪门子力?
从空间上来说,太极拳交手中的发力点应该是对手的虚处,所谓避实击虚,武术中有个说法叫:“虎头,蛇尾,豆腐腰” 。太极拳的发力没有固定的点或面,因为双方都在运动中,肢体的接触点随时都在变化,重心也在不断地移动 。形象点说就如太极图所示,阳鱼的鱼头(实处)不管对方如何变化,一直粘随着,对着对方也就是阴鱼的鱼尾(虚处),对方也是一样 。理论上应该是这样,不然没办法体现“太极拳论”中四两拨千斤之效果 。问题是怎样才能在交手中适时找到这个最佳的发力点 。这个点须在双方的变化中找,它可能是上肢的某个点,也可能是胸,肩,背,臀,胯,腿上的某个点或面,随机而定,应时而发,所谓无过不及 。
太极之发力从时间上讲就是后发先制,以听劲为法,(即所谓懂劲,这是必须的),顺势引化让过对方的鱼头(即先发,实处),动作必须与对手同步,不能早也不能晚 。根据阴阳对立统一消长之理,前面有实(阳),后面必有虚(阴),那么这个虚处就是即时的发力点 。有意思的是,对方一旦先发进攻,则无法中途改变攻势,拳打脚踢都是一样,这就是最佳的发力时机,后发的一方此时可用极少的力就可使对方失去重心,人的身体一旦失去重心平衡,就什么办法也没了,这就是太极拳技击的科学处,所以太极前辈对此早有教诲:“决不发人,才能决不被人发” 。如果交手双方都是太极,功力相等,则先发者必败 。
太极拳的拳架乃至推手散手的放松,听劲,懂劲,阴阳相济,粘连粘随,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舍己从人,这些“拳论”中的要求和方法,都是为了达成这一技击目的,习拳者无论何种原因,如果不严格按“拳论”中的要求和方法去修习,那么太极拳的技击效果就是海市蜃楼,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永远也找不到真正太极拳的发力点 。
如果修习者是青少年,能按拳论要求去练,只要有信心,耐心,掌握真正的太极技击之术没问题,绝无向外家拳,擒拿摔跤,散打学习借鉴之说 。中老年习者就算是明其理,也不可能成就技击之术,须知年令不饶人,但用于养生疗疾保健,却是非常好,比一个人走拳架要美得多 。
【太极拳发力是在哪里】太极拳的发力,是太极从养生强身练习通向防身实战练习的一个必练阶段 。更准确的来说,太极拳发力不应叫发力,应该叫发劲更确切,那么力和劲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单从字面上来看,劲比力多了一个又和工,有持续的意思 。在《杨谱·太极气力解》中说到: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 。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 。所以,气血功于内为劲,血气功于外力 。故此:有内劲,外力之说 。
再从路线及形态上来看,力有比较明确的单一起落点,打中既回 。而劲则会根据对方动态的移动而改变,持续的作用在彼身,既混圆力 。这个练过推手的人都知道 。
那么,怎样才能练好发力呢?
一,必须拳架熟练;
二,肌肉放松,全身关节灵活;
三,先高位的单式单劲练习,速度稍慢到稍快交替练习;
四,找到劲力,并观察劲力的走向,起点在哪?落点在哪?断在哪?注:刚练习都容易断劲;
五,多从腰腿找问题,发不出劲多是腰腿不灵活,配合不好所致;
六,刚练习时不要发足劲,也就是不要发太大的劲,先找到劲练顺来,再逐渐加大;
七,注意用意(专注力)和气息的配合,运用、调动气血,即可强筋骨,又可壮劲力,一举两得 。按照以上方法多练习,则日久功深,功力精进 。
以上方法,为个人心得,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