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青藏高原发现一地下巨型空间 青藏高原地壳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世界人口数量也在急剧增长,为了追求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并解决地面交通和人口居住的问题,人们不仅对高空空间进行利用,也加大了对地底空间的使用 。

1995年青藏高原发现一地下巨型空间 青藏高原地壳

文章插图
世界的人口变化
除了我们熟知的城市地底空间建设以外,在一些我们尚未涉足的地方还存在许多待开发和待探究的地底空间 。在1995年,由加拿大、爱尔兰、中国、法国等国的学者组成的国际联合科学小组就曾在研究青藏高原地壳结构时在阿尼玛卿山之下,发现了一个面积约10-15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地下空间 。
1995年青藏高原发现一地下巨型空间 青藏高原地壳

文章插图
阿尼玛卿山
对比来看,中国台湾省的总面积约为3.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其面积就超过了三个台湾 。这样的发现,不仅对促进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扩大了地下空间的可利用面积 。
对青藏高原的探索
青藏高原是亚洲的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的、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横断山,北界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 。其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 。
1995年青藏高原发现一地下巨型空间 青藏高原地壳

文章插图
青藏高原地体构成示意图
海拔高、面积广、山势高峻的青藏高原也被称为“世界屋脊”,经过数千万年的形成演化,让青藏高原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成为了科学家们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 。青藏高原是由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的碰撞形成,然而对其形成的过程,还存在不同的假说 。
1995年青藏高原发现一地下巨型空间 青藏高原地壳

文章插图
青藏高原是由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的碰撞形成 。
其中大陆俯冲说认为是印度大陆俯冲到欧亚大陆下面,把青藏高原抬了起来 。由此西藏大陆的地壳比别的地方都厚,厚度竟然高达80公里,而一般大陆地壳的厚度在30公里到50公里之间 。这样独一无二的地壳厚度也就吸引了无数的科学家、地质学家对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1995年青藏高原发现一地下巨型空间 青藏高原地壳

文章插图
青藏高原5500-5000万年和4400-4000万年间古地理格局演化
而延迟俯冲说认为印度大陆冲到了雅鲁藏布江后,到一定程度后就呈现下陡趋势,一直深入到了地幔,这一假说与大陆俯冲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还有一种假说,便是大陆贯入说 。
这一假说则认为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分属刚、软两种特质,而印度大陆作为软物质,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则贯入欧亚大陆中,但印度大陆并非俯冲于青藏地壳底部或上地幔软流层内,而是插入到了青藏下地壳中 。
1995年青藏高原发现一地下巨型空间 青藏高原地壳

文章插图
欧亚大陆
不论是哪一种假说,科学家们都做了相当细致的研究 。当对碰撞前后的物质核算中,他们却发现物质不守恒了 。
根据科学家们对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以来的地壳缩短造成的地表损失量与地壳的增厚量进行对比后发现,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短缩量未对地壳增厚做出贡献 。也就是说这些物质被冲到了一边,这一假说被称为“侧向挤出”说 。
1995年青藏高原发现一地下巨型空间 青藏高原地壳

文章插图
印度板块
要解开这个谜团就需要在地球内部,找到能回答陆地内部造山、青藏高原物质流向等本源问题的正确信号 。于是1995年这支国际联合科学小组在藏南喜马拉雅山地区沿东西方向,布置了4条横跨雅鲁藏布江的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对地壳结构进行探索 。
这个巨大的“地底空间”究竟是否存在呢?
通过这四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科学家们发现向东西方向绵延1000多公里的线路上,越往东测得的电阻率越低 。在探测过程中,科学家们在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卿山地下,发现这里的导电性是平常大陆地壳的10-100倍,这让科学家们困惑不已 。
1995年青藏高原发现一地下巨型空间 青藏高原地壳

文章插图
此外,根据探测,青藏高原地面以下20公里的范围内,电阻率也低至几欧姆,要知道一般岩石在常温下,电阻率都是上万欧姆,可见青藏高原的地底下还并非全是岩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