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的由来( 二 )


传统文化中的妈祖是怎么来的? 妈祖的由来:妈祖 ,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福建、台湾等地的居民大多笃信妈祖,他们不仅把她视为航海保护神,而且作为年岁丰收和保境平安的象征 。在以福建为中心的一些地区,处处可见妈祖庙和祭祀妈祖的活动,尤其是在台湾,妈祖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其祭祀妈祖的妈祖庙多达五百余座 。如果去福建、台湾等地旅游,你可一定得了解一点关于妈祖的常识 。
妈祖的来历
妈祖是民间林默娘的化身,林默娘为福建莆田湄洲林愿的第六个女儿,生于宋建隆元年,出生后不闻其啼哭,因而取名为林默,意为沉默的女子 。默娘自小表现出神异的功能,她读书能过目能诵,且能理解其含义 。据史书记载,当她十几岁时有道家人士来往于她家看透病人体内病情,加上能说出别人的吉凶祸福,显得非常神异,人们对她非常崇敬 。
传说一天默娘正在织布,忽然眼前出现她父兄在海上遇难的惨状,她于是掩面泣哭 。过了一会儿果然有其父兄在海上遇难的消息传来 。由于她的特异功能,常为渔民预报海上天气变化,使人们避过了台风等自然灾害 。当地的渔民非常感激她,把她当作神女、龙女来崇敬 。
林默娘死于28岁那年,人们为了纪念她,建造了祠庙奉祀,望她庇护渔民的安全 。后来林默娘的“圣迹”四面,教授给她“玄微秘法”,学会了气功本领 。由于她能运用特异功能,传开,渔民们亲切地称她为“妈祖” 。从夫人到妃、到天妃、到天后、到天上圣母,随著时代的推移,人们对她的崇拜愈加发展 。
妈祖庙
在福建、台湾等地随处可见祀奉妈祖的妈祖庙 。妈祖庙一般为“前殿妈祖,后殿观音”,即在供奉妈祖的前正殿之后,隔羊一个天进,后面供奉观音的十八罗汉 。
台湾北港妈祖庙
台湾北港妈祖庙是现在台湾妈祖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它是清康熙三十三年由福建姓傅的人迁往台湾的,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妈祖舞
因为妈祖文化的影响和传播,形成了许多与妈祖有关的习俗 。每当重大节日或妈祖生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人们要抬妈祖像出游,出游时,有特殊性别的规范、律谱,人们敲锣打鼓,由9个小孩执小旗,18个大人抬著棕桥 。小孩、大人边走边舞,到了广场,便围著火堆起舞,叫做“摆棕舞” 。
为什么叫妈祖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世界上别名尊称代称最多的神是海神妈祖,妈祖的别名尊称代称有:林默(原名)、龙女、圣女、神姑、天后、娘妈、天妃、圣妃、神女、圣娘、神妃、灵女、姑婆、祖姑、灵妃、默娘、林夫人;
妈祖封号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36次褒封,妈祖从“夫人”“妃”“天妃”直至“天后”“圣母”,并列入国家祭典 。
皇帝的册封清晰地记录了妈祖从“辅国”到“护圣”,又到“庇民”的三大功绩 。至光绪元年,妈祖封号达64字 。据统计历代皇帝对妈祖的封号,总共达到600多字,创中国神仙封号的最高纪录 。
扩展资料:
海外华人祭祀妈祖,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不忘记祖先,不忘记根本 。妈祖本来是海上保护神,后来当她的职能逐渐扩大时,无论是商人、手工业者,也无论是难产或其他疾病,人们都认为妈祖都能帮助他们排难解困 。
海外的华人同样建庙祭祀,人们总希望通过妈祖祭祀,将妈祖的博爱、扶弱济贫、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尽孝的观念发扬光大,把妈祖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生活中,并传给下一代 。
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 。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汉族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