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符是什么

桃符是中国春节民俗文化用品,历史悠久 。在古代,人们在辞旧迎新的时候,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或者在纸上画出“神荼”和“郁垒”的图像,悬挂或者张贴在门上,具有祈福的作用 。春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早在秦汉之前,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就习惯在大门两侧悬挂桃符,后来逐渐用春联来代替 。
春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历史悠久,开始于五代十国,明清时期最为兴盛,而在宋代以后,过年贴春联就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 。人们贴的春联的内容,一般都是自己情况的真实写照,或者是对于未来一年的美好期望 。
桃符指的是什么桃符指的是: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
古时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写着门神名字,用于避邪的桃木板或纸,相当于门神像 。
后人往往把春联贴在桃符上,于是后人以“桃符”借指“春联”,“挥春” 。
桃符由来:据《山海经》记载,在很多年以前,在东海上有座古老的度朔山,山上有百鬼出没 。神荼、郁垒两兄弟神通广大,善于降鬼 。二人严格限制鬼魂活动 。每年年底,二人都会站在一棵大树下观察所有的鬼魂 。当看到坏人的恶灵时,就用一根苇绳把恶灵绑起来,让专吃恶鬼的神虎充饥,为民除害 。
但是神荼、郁垒的能力有限,不能消灭世界上所有的邪灵,也不能保证每个家庭的安全 。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在春节前夕,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 。同时,在大
门顶部挂一根苇绳,在两扇门上画一只老虎,以防恶魔和怪物入侵 。
但是,人们嫌刻木人麻烦,就直接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题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于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 。
引证解释
一、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或纸,以为能压邪 。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把桃树锯做桃符,钉在门上,着他两个替我管门户 。”
二、五代时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其后书写于纸上,称为春联 。
冰心《三寄小读者》六:“每到新春季节,总会看见人家门口贴的红纸春联,上面有的写着:“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
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像并标名字的作法,兴盛于宋代 。北宋高承《事物纪原·桃版》讲了度朔山的传说后写到:“故今世画神像于板上犹于其下书‘右郁垒,左神荼’,元日以置门户间也 。”
反映北宋风俗的《岁时杂记》也说在“桃符”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 。由此可知,桃板可以称作桃符 。
图画神荼、郁垒作为避邪的桃符,一直流行到明清时代 。明嘉靖《汀州府志》说:“桃符,新画桃符置户两旁,貌荼、垒于上,以厌邪魅 。”明清地方志多有各地除夕挂桃符的记载 。
来历传说
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门进出 。树下有两位神将:神荼(读作申舒)、郁垒(读作郁律)把守 。这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住他们,并丢去喂一只老虎 。周朝起,每逢年节,百姓就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挂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桃符 。而且古代人还会在自家的第二道门上画上那只专门吃鬼的老虎,旁边还有一条芒苇绳,被人们用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
据《山海经》记载,在很多年以前,曾经有一座鬼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上百只鬼出没,而且还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在外面作恶的鬼都要赶回鬼城 。神荼、郁垒两兄弟神通广大,善于降鬼 。他们严格限制鬼的活动,每年岁尾站在一株大树下检阅百鬼,见有害人的凶鬼,就用一种特殊的、无法挣脱的“芒苇绳”将它捆起来,让专吃恶鬼的神虎充饥,为民除害 。但是神荼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尽除天下恶鬼 。也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 。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了一道命令,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 。同时,在大门上端悬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 。到后来,人们嫌刻木人麻烦,就直接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题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于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