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视圈好像比大陆差了,为什么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娱乐圈/文艺界/艺术界/创意产业,几乎都是经济的折射 。只要一个地方的经济开始停滞,从那个地方的流行开来的文化也就将衰落 。
香港影视圈从神恶时候开始衰落的?从香港的制造业纷纷开始迁往广东东莞等地的时候,就是香港娱乐产业下滑的开始 。
香港影视圈的黄金时代
香港影视圈的黄金时代是环境使然 。
首先,产业基础的奠定 。奠定香港黄金时代的真正推手邵逸夫、邹文怀等人建国后从上海迁到香港,其在大上海环境下形成的影视文娱运营能力是在大上海塑造成熟的 。建国后大上海大批中立的报业巨头、影视巨擘都逃向了香港,奠定了优质的产业基础 。当然当他们这一代人谢幕的时候,也就是香港影业光辉历程终结的时候 。
其次,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 。当时香港周边环境均不稳定 。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大陆政治运动频发,80年代才开始有限的开放 。台湾则有接近30年的戒严 。东南亚各国政治不稳定,并压制华人文化 。而香港除了67年左右短暂的暴动以外,香港社会基本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英国政府也没有严格限制意识形态,所以,当时的香港是所有大中华区最具自由和活力的地区,可以说是唯一具自由活力的地区
再次,大中华区庞大体量中诞生的优秀人才涌入香港 。这30年的香港演艺圈拥有的是整个大中华的精英,而不仅仅是600万的本土人口,邓丽君和李连杰,都是在香港起步的 。
60-90年代这30年当中,香港拥有最自由的创作土壤和最多的人才,同时,其他大中华地区的创作一片黑暗黑暗中就只有一盏灯亮着,它不是中心谁又是中心?所以全球华人看港片追港剧听广东歌 。
直到90年代,在大陆进入市场经济,台湾取消戒严,东南亚各国政局逐步稳定的大环境下,香港还保留了10年的惯性繁荣 。
香港影视圈的衰落
经济基础和商业逻辑
港片的衰落与当初的崛起,最根本的决定力量都是商业逻辑,本来这就是个非常商业的城市(华南城市+前殖民地的双重影响) 。即使是辉煌期的片子都有着浓重的商业色彩,但是那时候观众不讨厌,因为观众的观赏水平还不及现在,而港片中对香港小市民的描写即使在浓浓重的商业色彩包裹下也仍然很出彩 。现在情况变了,除了其他华语区域,当然主要是大陆开始大量生产影片之外,从商业上看,香港的电影人们心态也变了,从以前拍片子给港人看,顶多捎带上台湾和东南亚华人,到现在以整个中文市场特别是大陆人的喜好为目标,再拍香港小市民的时候,投资人就开始想,这玩意儿北佬们喜欢么?还是拍北佬喜欢的古装剧有赚头… 大陆是如此庞大而复杂的一个市场观众的口味千奇百怪难以捉摸,就是土生土长的大陆导演都还未必能完全理解,而对隔了一层的香港导演来说就自然更力不从心,拍出些两边不讨好的东西来在所难免,好莱坞一旦分了二心想拍些兼顾中国市场的片子时不也劣作频频?说白了,以大陆为主体的中文电影市场才出现不久,电影圈的人都还在适应这一变化,在如何向这一市场提供最佳产品方面,香港的电影人并不具备先机,而只是几大势力中一支而已,相对于当年在华语圈的一花独秀,地位自然是下降了 。(本段转载自知乎林维训)
香港自身原因
人才培养体制不完善 。
香港没有十分专业的影视院校,只能靠TVB明星培训班这种形式来培养明星,在初期这种形式是可行的,但随着娱乐圈竞争日益激烈,对艺人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非科班出身的香港艺人素质逐渐不能胜任,其仓促的培训导致艺人素质明显不可能与北影,中戏这些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抗衡 。
香港本土市场的狭小也不利于香港娱乐的可持续性发展 。
一个产业要发展必然需要市场的支撑,但是香港市场与人口均太小太少,导致无法给香港娱乐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撑,市场小意味着收入相对少,所以香港艺人收入一直不高,想提高收入只有往大陆跑,所以北上成了众多香港艺人的必然选择 。
【香港影视圈好像比大陆差了,为什么呢】香港娱乐圈自身眼光不足 。
由于曾经的优势,使得相当一部分香港娱乐圈人士轻视大陆市场,或者认为只要重视广东粤语区市场就行了,白白让出了市场 。本来在前几年香港影视还可以守一下粤语区的市场,结果这些年连广东人都很少看TVB了,现在基本就不看港剧了,再看身边的朋友,同样已经很少人看港剧了 。特别是这些年广东以北的省级卫视逐渐强势发展,攻陷了原属于香港TVB的广东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