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那么多年没有改称皇帝,而武则天怎么就称帝了呢

身居上位者,尤为贪恋权势 。这一点不管是武则天还是慈禧,抑或是宣太后、吕后、冯太后等历史上以太后干政留名青史的女性,都是其共同特征 。不过,由于一系列机缘的巧合,在众多太后当政者中,武则天成为了唯一女皇帝,且是正史承认的皇帝 。
1900年出土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文献《放妻书》,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在双方离婚之时,祝愿彼此“解怨释结,更莫相憎 。一别两宽,更生欢喜 。”没有现代社会离婚时死我活的诅咒,反倒是祝愿妻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早日觅得富贵佳偶 。当时时大唐人社会风气之包容,人与人之理解,让现代人也心生艳羡 。
唐代国富民强、政治开明,人们个性解放,妇女地位有所提高,所谓“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 。”她们在文化、婚俗、政治生活中都表现出这个特定时代的印记 。
在南北朝大混乱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还没有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期,生存环境日益艰难的社会,男性更容易存活下来,女子的社会地位开始逐渐降低 。隋唐时期的胡风以及社会的安定,又暂时扭转了女子社会地位日渐降低的趋势,甚至在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顶峰,标志事件即是武则天称帝 。
武则天能够在男权社会称帝的原因有很多,社会风气不以女子当政为意的开放是主要原因 。武则天称帝时,除少数李唐王室成员外,多数人都是赞成的,当真是民(贵族)心所向 。当然朝堂上的政治斗争则为武则天上位提供了契机 。
可是,即便如此,武则天最终不得不自己上位,也并非是武则天非登基不可,而是武则天不得不为之 。这也是武则天的无奈之举 。
李治之所以能有“高宗”的庙号不是浪得虚名,逼迫武则天选择赤膊上阵,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李治对于朝廷局势能够做到掌控自如,只是实在没有料想到武则天竟然能亲自做了皇帝 。在李治去世前,还曾假意试探群臣,说要禅位给武则天,大臣们纷纷表忠心站队李唐,李治很满意 。实际上,如果不是李显太幼稚,武则天也未必一定要取而代之 。
历史上太后当政的事出现过很多回,可是无一例外,她们几乎所有人都躲在太后这个位置上,大权在握,养面首,春风得意,还有当朝皇帝对他们感恩戴德,实在是人生赢家 。
大臣也不是傻子,皇帝当然不是脑残 。他们防臣防兄弟防外戚,怎么不会防老婆呢?武则天之前,没有谁会预料到太后竟然也堂而皇之地当了皇帝 。
在父权社会,太后说到底是皇帝家的女人,太后再怎么乱政,这天下还是皇帝家的,太后去世后还是得把权力还给皇帝的儿子 。可是大臣就不一样,兄弟叔伯不一样,外戚更不一样,他们要上位了,就是改朝换代了,所谓社稷宗庙不保了 。另外,皇帝年幼或者力弱的时候,只要不蠢到家,基本都会依赖母族制衡自己暂时没办法操控的朝野 。太后再厉害,皇帝儿子还是唯一的继承人 。这件事,皇帝们的自己心里还是有数的,当然李治也是这么想的 。太后治国在皇帝的配合下,名正言顺,大臣们也不会说什么不对 。
可武则天为什么非要自己出来做皇帝呢?
李显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作为太子被培养的,东宫日子并不太久,根基不深 。同时,由于李治特别擅长平衡权术,防范太子甚于武则天,所以李显在储君期间,根本就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班底 。
李显做储君期间,为了取得母后的支持,甚至甘愿被武则天剪除羽翼,代表事件是武则天借故杀了李显的发妻赵氏的母亲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 。武则天不希望未来的皇帝的外戚是李家势力的支持者,因为这对武则天想成为一个掌握实权的太后有太大的阻碍了 。
皇后是一个有实权,并且能对天下产生巨大影响的官职,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僚系统中最重要的官职之一 。
古有外事五权,内事五枚 。
皇帝主外,有五权,也就是治国五事 。《逸周书·五权》:“五权:一曰地,地以权民;二曰物,物以权官;三曰鄙,鄙以权庶;四曰刑,刑以权常;五曰食,食以权爵 。”
内事五枚,是对应五权的监督和制衡 。五枚是支撑五事(五权)的财权总称,取梅花标识,均由王族中母系执掌,取其“母仪天下、艸盛上出”的意思,协助以父系为主的王族、进行对五权的管理、平衡,这是皇后最主要的工作 。
皇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武则天想要做掌权的太后,就不会同意李显的后宫是李家的支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