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赏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两句诗描写了白露节气的夜晚,令人顿生寒意,而月亮是思乡的象征,作者写出了寒夜与明月,突显了孤独寂寥的情绪,更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表达了作者对舍弟无比的思念之情 。
原文: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这首诗的上两联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 。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 。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作者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赏析“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是白露时节 。“月是故乡明”在写景的同时还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怀 。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的哀鸣 。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
虽然有兄弟但是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打听不到他们的消息 。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
赏析
诗的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了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简要赏析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简析】在思乡人的眼里,故乡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们因离乱也久已没有得到他们的音讯,连写封信去都没办法,怀念之情层层递进.
“露从今夜白”说明了当时的时令实在白露,同时又给作者一种凄凉,寒意之感,意思是“叶上的白露从今夜开始,才发现是白的”(其实这一句的解释并不十分重要,了解所表达的意境即可),“而天上的月亮还是故乡的比较明亮”(这一句尤其关键,明明是同一轮明月,而作者却固执地认为故乡的比较白,更令得读者体会到他的思乡情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句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赏析: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
2.戍鼓:军鼓 。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
4.秋边:一作“边秋”,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
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
7.长:一直,老是 。
8.达:到 。
9.况乃:何况是 。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
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 。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 。今夜霜露格外白,仍是故乡的亲切,月亮也是故乡的明亮 。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