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地志是什么书 占古籍总数十分之一的地方志,为什么能与史书、家谱“齐名”

话虽如此 , 真正对家乡知之甚深的 , 却并非是一个人或某些人 , 而是一部“地理百科全书” , 即地方志(也称方志) 。观地方志 , 便可知“一方的古今总览” , 其地理沿革、史迹变迁、风俗人情、豪杰俊才 , 亦足以遍观概览 。

括地志是什么书 占古籍总数十分之一的地方志,为什么能与史书、家谱“齐名”

文章插图
因此 , 从重要角度来看 , 哪怕在浩如烟海的各类古籍中 , 地方志也能脱颖而出 , 甚至直追史书 。至于其规模 , 更是蔚为大观(数量可达万种) , 约占现存古籍中的十分之一 。那么 , 地方志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的呢?
上图_ 梁启超(1873年-1929年) , 字卓如 , 一字任甫 , 号任公
一、起源:古史中的方志萌芽
地方志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 , 未成定论 , 但离不开两个方向:历史与地理 。
梁启超曾说:“最古之史 , 实为方志 。”倘若方志起源于史 , 它便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方志”一词 , 最早见于《周礼》 。出于自身统治需求 , 周王室曾设立过不少跟“志”相关的职务 。
其中 , 有外史掌“四方之志” , 并负责起草周王室对诸侯国下达的诏令;又有小史掌“邦国之志” , 以明辨天子及诸侯世系 。此外 , 还有专人奔赴四方 , 查阅舆情 , 待整理完后呈交“诵训” , 便于后者“掌道方志” , 以随时将各地情况介绍给周天子 。是以 , 《诗经》才能遍采十五国风 。
上图_ 《诗经》 , 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 ,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由此可见 , 至少在周朝时 , 地方志便已诞生出了萌芽 。基于此 , 清代学者章学诚认为:春秋时期的一些地方史书(或者说国别史) , 如楚国《祷杌》、鲁国《春秋》等 , 皆可视为早期的地方志 。至少从部分内容来看 , 地方志的确是某一地方的史书 。
话虽如此 , 方志却不仅限于历史 。
于《周礼》所见 , 一些官职不仅要负责地方文献 , 同样要掌握地图 , 将“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的变动牢记于心 。如职方氏执“天下之图”、 司险掌“九州之图” , 便可对各诸侯国地理情况、财政税收了然于心 。
当然 , 后世地方志能拥有鲜明的地理特点 , 还要多亏了《尚书·禹贡》与《山海经》 。其所侧重的山川河流、交通要道、特产风俗等地理要素 , 让方志“备受启发” , 从而具有了地域特色 。
上图_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
二、发展:汇聚风、地、史、志
上古时期 , 巫、史、文、地、医未曾分家 。后来 , 史书虽较早“独立”出来 , 但仍旧包含了不少谶纬、地理方面的内容 。正因如此 , 地方志在东汉之前一度偏向于历史 , 直到史、地“分家”之后 , 地方志才逐渐侧重于地理 。
司马迁年轻时 , 曾走遍四方 , 体察各地风土人情 , 这导致《史记》中包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 。这种倾向 , 对班固也有所启发 , 他在作《汉书》时 , 干脆将部分地理内容给“摘”出来 , 撰为《地理志》《艺文志》 , 这便为方志提供了一个新的源头 。
上图_ 《越绝书》是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 , 又名《越绝记》
受此影响 , 东汉时期出现的几部“方志鼻祖” ,  已与后世方志的体例有着颇高相似度 。所谓“一方之志 , 始于《越绝》” 。东汉袁康所著《越绝书》 , 将历史、地理、风俗内容融汇一体 , 便堪称地方志成型的一个标志 。同时期还有《吴越春秋》 , 亦是如此 。
到东晋时期 , 常璩著《华阳国志》 , 详尽记载了梁、益、宁(云贵川及部分陕甘地区)三地的当地情况 , 并兼有人物传记、地理志以及编年史等要素 , 可见它已经算是真正的地方志了 。
不过 , 要说地方志能“发扬光大” , 还要看唐宋时期 。
上图_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 , 地方志著作 , 由东晋时期成汉常璩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