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真的更好找对象吗?能举例说明吗知乎

也许在N年前,公务员可能真的是相亲市场上的香饽饽 。但现在时代确实不同了,过去那种考入公门,媒人就踏破门槛的现象已经不多见了 。我觉得,公务员在相亲市场上,肯定不算是弱势群体,但如果说特别有优势,那也真不见得 。
首先看大城市的公务员 。
大城市往往是人才的聚集地,高校云集,大企业汇聚,公务员在其中只能算上中等职业,工作性质中等,工作收入中等,工作强度中等,除了稳定、有地位之外,没有更多的优势可言 。而且大城市的房价高企,普通男性公务员哪怕靠家人的资助,也不一定买得起房,这则成为相亲的一个硬伤 。普通女公务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平时接触的圈子较为狭窄,再加上别人挑对象也不关注是否是公务员,因此也不具备相亲上的优势 。
在大城市,公务员这份职业很难给相亲者加分,当然,也不至于扣分,这只是一个普通工作而已 。如果既有颜值,又有钱的话,那是不是公务员都无所谓 。但如果什么都没有,光靠一个公务员的头衔,那肯定是没有市场的 。
说到这,我又想起一件事 。有些人认为,只要考上了公务员,男的就有机会找老板的女儿,女的就有机会嫁给土豪、富二代 。其实这都是那些官场小说瞎扯的 。有钱人是最精明的,他们最看重的是门当户对,而所谓的铁饭碗、稳定工作,他们其实早就看透了,根本没用 。我们见过有些土豪愿意跟公务员联姻,那是他们要找官二代,不是找普通公务员 。如果没有其他优势,仅靠着公务员的头衔就试图空手套白狼,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公务员这个招牌,没这么值钱,只能吓唬吓唬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人,根本没法忽悠真正的精英阶层 。
接着再看中小城市的公务员 。
在中小城市,公务员还是一份不错的职业,毕竟这些地方缺乏大企业,也没有创业的条件,绝大多数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在体制内,社会上对公务员的认同度也比较高 。在这些地方,体制内的人互相结合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相亲的首要条件,也是要求对方有稳定的工作 。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 。就像一个县城,除了公务员、银行职员、教师这些体制内的稳定职业外,其他工作确实很难算得上是“好工作”,因为根本就没有大企业,也没有那些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
可为什么有的人已经是体制内了,却依旧感觉找个对象困难重重呢?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
一方面是可选择面太窄 。小地方的优秀人才大多聚集在体制内,但从总体环境来看,体制内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可选对象少了,必然导致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对象 。而且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在小县城,女公务员比男公务员更难找对象,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机关里剩女比剩男多得多 。根源在哪里?根源就在当前家庭组合男强女弱的普遍格局 。公务员绝对算得上小县城的强势职业,而男公务员的择偶面就会比较宽,他们可以选择不找体制内的女性 。但女公务员就麻烦了,他们只能选择体制内的男性或者是有钱的商人 。不是因为他们太挑剔,只是由于男强女弱的家庭格局 。
另一方面是个人眼光的提升 。现如今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多数人也都有在大城市就学的经历 。外面的花花世界见多了,优秀的人也见多了,回到老家之后,发现亲朋好友介绍的那些人,都不如自己之前接触过的优秀 。当然,这些人也许在这个小县城很优秀,但优秀也是相对的 。跟自己心中的标准比起来,很多人也确实不够资格 。也许,这种行为在亲朋好友眼中是眼光太高,谁都看不上 。可多数人真的不是眼光太高,只是想找个稍微“正常”点、靠谱点的而已 。
最后再看最基层的公务员,也就是乡镇公务员 。
乡镇公务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身处最基层,承担着无穷尽的工作压力,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拿着微薄的工资 。这个群体的择偶面就更窄了 。他们是乡镇中的精英群体,也许只要放下身段,找个乡镇里的普通人结婚是非常容易的 。但是乡镇里体制外的普通人,大多从事什么职业呢?很多人是看不上的 。所以乡镇里的公务员,大多只能找同为体制内的群体,或是乡镇公务员,或是卫生所的,或是学校的等等 。有些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可对象也在其他乡镇或者县城上班,然后又天天想办法调动工作 。可这又谈何容易呢?所以公务员两地分居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
我认为,现如今公务员在择偶上的优势并不明显,理由就是:在大城市当公务员,别人不一定要你;在小城市当公务员,你不一定找得到合适的对象 。这就是公务员择偶的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