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是什么

祭灶通常是指民间祭祀祭灶王爷的习俗,据说,灶王爷是掌管人间厨房灶台的神仙,祭灶是人们每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或十二月二十三日对灶王爷进行祭祀的一种称呼 。
相传,灶王爷是负责管理每家的灶火的神仙,每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三日是灶神上天,是为了报告这一年人间的功过,定论人的祸福 。因此,在北方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的晚上大家就会奉祀灶君,焚香祀送 。在南方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上才会奉祀灶君 。
在祭灶的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打扫屋子,为过年做准备,在有些地方人们在祭灶时会放上水果,还有麦芽糖等,据说是为了讨好灶君,让其为自己多说好话 。
祭灶啥意思祭灶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 。保佑来年家和万事兴,保佑丰收的一种活动 。
农历腊月二十三夜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故有"二十三,祭灶官"之语,和"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的对联 。这天或提前,家家户户都到街头买回用玉米或小米专制的"祭灶糖",于晚上敬献祭灶,意为糊灶王爷嘴,免得其上天瞎汇报 。
同时燃鞭放炮送灶神 。祭灶用罢的祭灶糖,一般都与炒玉茭搅在一起握成团子,分发给家里的小孩或大人吃 。按传统观念,祭灶日为新年的前奏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令菩萨"或"灶君司令",泉人一般称"灶君公" 。传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
祭灶是什么?都有什么习俗活动?由来是什么?祭灶是民间祭祀灶王爷,在中国民间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 。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汉族传统节日祭灶节,民间又称“交年”、“小年下”、“小年” 。
祭灶的习俗活动有祭灶王、贴对联、贴窗花、大扫除、洗浴理发、婚嫁、吃糖瓜、饴糖、麻糖等 。
【祭灶是什么】祭灶的由来:
有一个传说,说是古代有一家人,姓张,家里就哥儿俩,老大是瓦匠,老二是画师 。老大手艺好,被人尊称为张灶王 。而且老大在给人家盘灶遇到谁家闹矛盾,他总是给人调解 。
张灶王七十岁那年年底的腊月二十三去世了,他去世后,全家没了主心骨,灶王的几个儿媳吵成一锅粥并提出要分家,直到老大去世周年的那天,老二想出一个主意,在厨房的墙壁上画上大哥像,到晚上他对全家人说大哥突然显灵了,并且托梦给自己,说他升天见到了玉皇,被封为灶王 。
你们天天吵闹不休,大哥早就知道,他打算把你们告到玉皇那里,到年三十就会对你们进行惩罚 。
儿子媳妇听后,个个吓得不得了,他们慌忙跪下来对着灶王的画像磕头,媳妇们还把公公爱吃的甜食拿出来给他上供 。于是他们约定再也不吵闹,再也不提分家的事 。
这事传到了邻居家里,而且越传越远,大家都到张家来察看,发现果然灶王还真的显灵了,于是邻居也都供奉灶王 。这样流传开来,就形成了一种风俗,也就是全国都流行的祭灶习俗 。
扩展资料:
典籍记载
郑玄注《礼记·记法》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 。”这说明至少到汉代,灶神已经具有侦查人民的过错并进行报告的职能 。
《晋书》卷十九《礼志上》中记载,祀灶这一活动最终被确定为国家仪轨最早是确定于汉朝,汉武帝“以李少君故,始祀灶”,并规定“立夏祀灶” 。而在更早的《史记·孝武本纪》曾记载载:“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祭灶
祭灶是什么意思?祭灶是旧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灶神 。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
传说从腊月二十三小年,一直到除夕,这几天都是灶神回宫的日子 。除夕当天,则要重新请灶神下降,百姓都会先贴上灶王爷的神像然后再开始准备除夕的年夜饭 。
虽然各地宫观中也都保留着祭灶的活动,但教内的祭灶仪式和百姓平时家中的祭灶活动还略有不同 。除了在仪轨等方面更正规外,宫观中通常都会以祀灶作为新的一年迎请众神的标志 。
这是因为灶神是率领众神下降人间的神仙,只有先拜过灶神,接下来才能对众神进行朝真 。其他诸位神仙在人间过完年后,各自返归仙班值守,只有灶王爷依旧留在人家种,保护这一家人一年四季的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