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白话文

本文目录
  • 1.什么是白话文
  • 2.白话文是什么意思啊
  • 3.白话文什么意思
  • 4.白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白话文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而文言文则是官方的语言,是公卿文人的文字语言 。然而中国还存在并行的一套汉语,就是白话文,这是平常老百姓会话所用的语言,平民百姓不懂什么文言文,更不可能用文言文来作为日常会话,这个白话文才是中国历史上占绝对多数使用人口和使用频率的汉语 。但同样不能说白话文是没有文字的语言 。中国古代文字之多、音域之阔远远超出现代人所使用的狭小的几千个字的范围,现代文就是从这个平行的汉语中演变而来的 。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唐宋白话文文学、元代的戏曲、明代的象《三言两拍》等文学巨著中窥视到古代的白话文跟现代文其实并没有象跟文言文一样的太大的差别 。如果不能考证它们的发音,起码它们的语法和文字的使用在纸面上是一目了然的 。古代的白话文经五四的现代白话文到现代文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现代人把西方的语法给它做了条理化和增加了很多的词汇 。
白话文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白话文

文章插图
白话文是什么意思啊“文言和白话,实物是古已有之,名称却是近几十年来才流行的 。”两者都是书面语,不同是“文言,意思是只见于文而不口说的语言 。白话,白是说,话是所说,总的意思是口说的语言” 。(张中行《文言与白话》)可见,同口语的亲疏远近是文言和白话最大的区别 。
但事实上,文言同口语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只不过是所谓的口语标准不同而已 。因为文言文是建立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口语则是以唐宋以来的北方话为基础的,今天大家使用的白话文,即现代汉语普通话书面语,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
在汉语发展的最初阶段,言文是合一的,我们现在觉得那些深奥莫测的古文典籍其实就是当时的白话著作 。比如让人感到“佶屈聱牙”的《尚书》,其中的“诰体”大多便是当时记录下来的口语,《汉书·艺文志》说:“《书》者,古之号令 。号令于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 。”“号令”就是“告示”,“其言立具”则说明是没有经过润色文饰、立刻写成的告示 。再比如《诗经》,我们知道其中的“风”多为民歌,这也可以肯定有不少是口头直接创作的 。而另一部《论语》,则更是孔子的一部语录,与口语的关系自不待言 。
由于历史的变迁,书面文字原地不动,而人们日常交际的口语却必然要发生变化,所以大约从六朝起文言文便与口语有了明显的脱离迹象 。可是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语音的差异并不妨碍人们阅读上的理解,所以言文不一致不是什么迫在眉捷的事情,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同时也因为先秦两汉典籍都是用文言文写的,而这部分作品又是汉文化的源头,所以后世历朝历代的文人们就自觉地坚持了一种仿古文创作,这等于是人为地加剧了言文不一致的局面,并最终形成了汉语长期的言文不一致 。而恰恰是这种貌似背离了语言发展规律的创作行为,却造就了汉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断绝的奇迹,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表达了汉文人在文化态度上的绝对自信 。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不乏一些符合人们口语交际习惯的口语作品,从《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开始,到敦煌变文、唐宋语录、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一路下来,应该说每朝每代都曾产生过数量不少的白话作品,但它终究未能撼动文言文的统治地位,绝大多数只能散落在民间 。
这一切,直至晚清才发生了逆转 。其时外强凌辱,国运多舛,国人首先在文化自信心上产生了动摇,这是一个前提的条件,也是汉文化日后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正是这种心态,使得国人破天荒地把传统推上了被告席,历数其罪过,而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必然要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 。于是黄遵宪要“我手写我口”,裘廷梁则声称“崇白话而废文言”,可以说是开了白话文运动的先河 。对于这样的情形,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本来每个时代对历史的反思都是一种正常反应,也是传统文化发展进步所必需要走的一步 。但把国家衰败的责任推卸在传统身上,却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历史态度,然后再把这一罪过连坐到文言文,就更是荒唐之举了 。可是由于面临着可能出现的亡国险境,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让国人最难接受的行为,任何冷静的思考都会被斥为反动思想不得彰显,而代表爱国的激进主义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