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的意思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的意思是天黑之后城外下了一场大雪,有一尺那么厚,早上老翁着急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朝着集市赶去 。这句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是《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的辛苦、贫困,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 。
简析: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 。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
创作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唐宪宗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
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人,后迁下邽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是什么意思出自白居易的《卖炭翁》,原诗为: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翻译为:昨夜天降大雪,早上起来已被过往炭车碾成冰了 。
说明卖炭翁在寒冷的冬夜一直忙碌着,表达了作者对卖炭翁的同情之心 。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原文_翻译及赏析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唐代·白居易《卖炭翁》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卖炭翁》
冬天乐府 译文及注释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
中心 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赏析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七 。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要点 。
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 。“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 。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著希望 。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 。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 。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