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差异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对“永久性差异”在计算所得税时,应做纳税项目调整,直接增减应纳税所得额 。但在账务处理时,应分清两种情况 。
1、凡属于符合会计原则,而与税法有分歧的、无需账务调整 。例如:企业已在“管理费用”账户列支的招待费,平时巳经通过“管理费用”账户,冲减了当期利润,在计算所得税时,只需将多列支的招待费,作为纳税调整项目,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并不需要将多列支招待费,从“管理费用”账户中剔除 。
2、既违反会计原则,又违反税法规定,则既应该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又要调整企业账户记录 。如,企业多列成本,少列收人,既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又要调整相应账户 。通过调整,确定出应纳税所得额后,即可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即: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度×33% 。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在报表中同时存在吗?什么是永久性差异,如何会计处理是可以同进存在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项目下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负债项目下
永久性差异因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规定在收入和费用确认的范围和标准不一致所造成的差异 。这种差异一旦发生,即永久存在 。
基于税收政策、社会政策及经济政策的考虑,有些会计报表上的收入或费用,在税法上不属于收入或费用;而有些财务报表上不属于收入的项目,在税法上却作为应课税收入
由于是永久性差异,所以就不存在递延的处理,就是在发生时一次性确认为企业的所得税 。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所得税
一般这种合并时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产生于免税合并,如果子公司的评估的公允价值和它自己的账面价值不一致的时候,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 。然后母公司在做合并报表的时候必须按照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来合并 。所以这里会存在暂时性差异 。
计税基础一般是指个别报表中的账面价值 。
扩展资料;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 。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未来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 。
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
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
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资产
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有什么影响?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有什么影响?一、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的比较
(一)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专案,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
按照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体见表1 。除了因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外,一些特殊专案也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如: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专案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
(二)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某一时间发生,在以后时间还可能继续发生,但不能在以后的时期内转回,该种差异只影响当期,不影响其他会计期间 。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导致永久性差异的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等,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因此,暂时性差异不包括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也不属于暂时性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