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及风俗

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是历史悠久的中国统传节日 。南方地区流传的习俗是在七月初七的这一天,接露水洗手洗眼,传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留下的眼泪会让人眼明手巧 。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 。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七月七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有拜七姐、接露水、对月穿针、乞求姻缘、游七姐水、储七夕水等风俗 。
七月初七是指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
七夕节的风俗:
1、拜七姐
2、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 。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
3、对月穿针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 。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
4、游七姐水
5、乞求姻缘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即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 。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七夕夜晚对着星空向织女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
6、储七夕水
七月初七有哪些风俗?七月初七的风俗有:食巧果、采柏叶、洗梳具、染指甲、点荷灯、折桃枝等等 。
七夕节,也是乞巧节,是中国人们的传统节日,是我们国家的情人节 。可以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 。古俗在这天晚上,中国女孩们要穿针乞巧 。鹊桥相会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
食巧果
在民间,七月也被称为巧月,七夕也被称为巧夕 。在这一天也必吃巧果,以标志时令 。巧果是是用面粉和糖在油中煎炸而成的,吃起来脆香可口,以吃巧果合乞巧之意 。
采柏叶
七夕时,妇女大多采摘柏叶、桃枝,用以煎汤洗发 。因此时天气干燥,洗物易千,用它洗发就会清爽润滑,不垢不腻 。黎明时候,旭日初照,凉风习习,采摘尤为便利 。所以民间大多有七月七日女子们采摘柏叶的盛大景象 。
洗梳具
七月七,晒书晾衣 。洗头发及一切梳洗用具,也是民间流行的风尚 。江苏的嘉定,浙江的湖州,江西的德兴等地,这一天妇女大多有洗头发、洗梳具的活动 。
一、七夕节的风俗
1、七夕节等的时候七夕节找喜鹊 。说也奇怪,每年七夕节前后,不管是不是喜鹊真的飞上天去搭雀桥了,孩子们为了验证牛郎织女故事真实性也好,还不管农村的讨债鬼孩子们怎么找,也往往找不出几只喜鹊来 。
2、晚上吃过晚饭,躲到葡萄架子,花架子下面,或者躲到黄瓜架子下面,竖起耳朵??,听牛郎织女到底有没有在说悄悄话?
3、半夜十二点的时候,也是断断不能睡的,假如运气好,是个晴朗的夜晚,就可以看见夜里南天门打开,各路神仙出来现身显圣 。如果这时候对天许愿,神仙们听见了,心情好,大发慈悲,基本上是一定能够实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