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的下一句是什么

出处:源于《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 , 原句是死生契阔 ,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 与子偕老。
含义:这句话原本是战士之间的约定 , 现代成语多运用执手偕老 , 形容爱情的永恒 。而在种种承诺面前 , 爱情的承诺应是最动人心魄的了 , 平凡而真诚的诺言最为感人 。两千四百年前的承诺至今在耳久久回荡 , 令人感慨岁月所难以磨灭的记忆与回答 。
“执子之手”下一句是什么?“执子之手”下一句是与子偕老 。
这句诗出自先秦《击鼓》 。
1、原文如下:
击鼓其镗 , 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 , 我独南行 。
从孙子仲 , 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 , 忧心有忡 。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
死生契阔 ,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 与子偕老 。
于嗟阔兮 ,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 不我信兮 。
2、释义: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 , 兵将奋勇操练 。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 , 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
跟随孙子仲 , 平定陈、宋两国 。不允许我回家 , 使我忧心忡忡 。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
生死聚散 , 我曾经对你说过 。拉着你的手 , 和你一起老去 。
唉 , 太久 。让我无法与你相会 。唉 , 太遥远 , 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
3、写作背景:
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 , 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 。此说由《毛诗序》首倡:“《击鼓》 , 怨州吁也 。”“卫州吁用兵暴乱 , 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 , 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 。”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 。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 , 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 。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 , 卫国再度伐郑 , 抢了郑国的庄稼 。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 。
4、作品介绍:
《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 。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 。全诗共五章 , 每章四句 。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 , 承接绵密 , 如怨如慕 , 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 , 令人感动 。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 , 无以复加 。其中 , 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 ,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 与子偕老” , 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
执子之手的下一句是什么?“生死契阔 ,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 与子偕老 。”
是一种古老而坚定的承诺 , 是浪漫而美丽的传说 。执手千山万水骤然缩短 , 执手恩怨情仇悠然消散 , 执手泪眼不忍相看 , 执手相思 , 相思难眠 。
执手之时 , 冷暖两心知;执手之时 , 悲喜两忘 。无奈的是执手后的悲哀 , 无奈的是分手时的凄绝 。
【执子之手的下一句是什么】执手因为爱 。
爱的越真 , 心越清纯;爱的越深 , 情越质朴 。执手时 , 绝不疯狂 , 绝不偏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