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和端午节的来历是怎么来的、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三、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来历,中秋节和端午节的来历是怎么来的?】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
端午节自古便有食粽、饮雄黄久不息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
文章插图
古代中秋节的由来和变迁是怎么样的在近世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在汉魏民俗节日体系形成时期,中秋节日尚无踪迹,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明清中秋已上升为民俗大节 。中秋节虽然晚出,但它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
文章插图
中秋节起源于古老的月亮天体崇拜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 。日月这两大天体,在古人的观念中代表着世界的极,“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 。日月分别为阴阳的代表,在时间上分属日夜,同时日月是构建历法体系的基础,季节上分属春秋,空间方位上属东西,五行中属水与火 。
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依存 。因此古人很重视对日月的祭祀 。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 。秦雍都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 。汉代武帝时,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行朝日夕月之礼,“夕夕月则揖” 。(《史记·封禅书》)此后北魏、隋唐以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祭月的坛场 。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 。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自然是无缘祭享的 。月亮对于平民来说,是一种外在的神秘的支配力量,无法接近它,祭祀它 。因此华夏文化系统内民间祭月的习俗,在汉魏时期不见著录,更不用说出现以拜月为中心的节日 。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时代文化的进步,人们对月亮天体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 。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威 。月亮对一般平民来说,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 。唐人精神浪漫、气象恢弘,亲近自然 。唐朝虽没有中秋节日,但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人们将清秋明月视为可赏可玩的宇宙奇观,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 。如李端《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
宋代正式成为佳节
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中秋放假一日 。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节俗的形成,大概与都市生活情境有着内在的联系 。但宋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 。宋人对月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常常发出“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浩叹 。(苏轼《中秋》)当然,这是敏感、多愁的士人的中秋 。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 。北宋东京,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纵酒度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东京梦华录》卷8)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粱录》卷4)市井贫民虽无富户铺张的财力,可过节的愿望十分强烈,“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宋代中秋夜是不眠之夜,主管治安的官员取消例行的宵禁,夜市通宵营业,“闾里儿童,连宵嬉戏”,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中秋节俗的变化更是明显 。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成为民众时间生活中的重要节点 。唐宋时代地位微弱的中秋上升为与年节端午并列的民俗大节 。节俗活动丰富多样 。
- 什么是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什么意思
- 任正非女儿为什么叫孟晚舟,华为的任正非和孟晚舟是什么关系
- 纸质小车怎么做啊
- 路虎右门玻璃升降器怎么匹配
- 神奇女侠是dc的还是漫威的
- 古法金是纯金的吗
- 二丫杀弗雷是哪一集
- 去角质在洗面奶之前还是之后
- 汽车漆面的划痕怎么处理
- 水性光油用消泡剂的保质期是多久??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