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后中秋节俗:
1. 祭月、拜月
庆祝丰收唐宋时期的中秋节主要是赏月、玩月,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娱乐性日 。明清时期节日性质发生变化,人们同样赏月,但似乎更关注月神的神性意义,以及现实社会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与经济关系 。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庆祝 。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祭月、拜月是明清中秋时节全国通行的习俗,清代俗谚有:“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 。”
清代有特制的祭月月饼,此月饼较日常月饼为“圆而且大”,《燕京岁时记》称:“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 。”特制月饼一般在祭月之后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来享用,这种月饼俗称“团圆饼” 。明清江南以素斋供月,有老南瓜、菱藕、月饼等,旁边放凉水一碗,妇孺拜月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 。(周作人《中秋的月亮》)此俗来源于六朝时人八月中以露水洗眼的风俗 。那时人们中秋时节相互馈赠的不是月饼,而是盛满百草露的眼明囊 。(《荆楚岁时记》)
各地对月亮神的形象有不同的描述与理解 。在福建汀州一带,中秋夜有“请月姑”的习俗,儿女在月下设果饼膜拜致词,请月姑以卜灾祥 。浙江西安县小儿女凑钱备办糖、米果、茶等环供月下,名为“拜月婆” 。诸暨的大户人家在中秋节制作大月饼,杂以瓜果,“叠案供月,谓之‘宴嫦娥’” 。苏州家家户户摆上瓶花香蜡,不设月宫符像,望空礼拜,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 。江浙一带中秋祭月有“烧斗香”的习俗 。扬州小秦淮河,中秋节“供养太阴”,彩绘广寒清虚之府,称为“月宫纸”;又以纸绢作神像冠带,月饼上排列素服女子,称为“月宫人”;然后以莲藕果品祭祀 。(《扬州画舫录》卷9)
文章插图
值得注意的是前代拜月男女具拜,宋代京师中秋之夜,倾城人家,无论贫富,从能行走的孩童至十二三岁的少年都要穿上成人的服饰,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 。男孩期望“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意思是说,请月神保佑早日科举成名 。当时有诗咏唱其事,“时人莫讶登科早,只为嫦娥爱少年” 。女孩则祈求有一副美丽的容颜,“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 。宋人推重的是郎才女貌 。明清以后,祭月风俗发生重大变化,男子拜月渐少,月亮神逐渐成为专门的女性崇拜对象 。北京有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谚 。明清时代北京中秋节新添了一个节令物件彩兔,清代人们昵称玉兔为“兔儿爷” 。人们用黄沙土作白玉兔,装饰以五彩颜色 。兔儿爷的制作工艺精美、造型千奇百状、滑稽有趣,有上张伞盖,衣冠楚楚,扮作官员者,有身穿甲胄,手持大旗,扮成武士者,有骑虎者,有静坐者,大的高三尺,小的不及寸 。京城人“齐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 。(《帝京岁时纪胜》)兔儿爷给市井生活增添了许多的情趣 。20世纪初,民间径将祭月称为“供兔儿爷”高悬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里已俗化为可触可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虽然人们依旧供奉它,但其已失去神圣的品性,成为一种世俗观念的表达 。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着祭月、拜月的风习,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收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竖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 。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等四阶段 。(参看何星《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由此可知,在偏远民族中仍传承着遥远的祭月古俗,在中秋时节人们能够与月神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这与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性有关 。
2. 分享、馈送
“团圆饼”中秋节令典型的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 。人们为了加强家族、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人们互相馈赠礼物,月饼就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信物与吉祥的象征 。
- 什么是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什么意思
- 任正非女儿为什么叫孟晚舟,华为的任正非和孟晚舟是什么关系
- 纸质小车怎么做啊
- 路虎右门玻璃升降器怎么匹配
- 神奇女侠是dc的还是漫威的
- 古法金是纯金的吗
- 二丫杀弗雷是哪一集
- 去角质在洗面奶之前还是之后
- 汽车漆面的划痕怎么处理
- 水性光油用消泡剂的保质期是多久??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