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托与烘托的区别,烘托和反衬的区别

本文目录
  • 1.烘托和反衬的区别
  • 2.烘托与衬托的区别例子
  • 3.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的区别
  • 4.烘托衬托渲染的区别
烘托和反衬的区别烘托、衬托、反衬的区别:意思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意思不同
1、烘托:
(1)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象鲜明 。
(2)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
(3)陪衬,使明显突出 。
2、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
3、反衬:从反面来衬托 。
二、出处不同
1、烘托:邹韬奋 《萍踪寄语》九五:“在一个墙上镶着很大的玻璃框,里面陈列的是一幕用电灯烘托着的全景 。”
2、衬托:碧野 《白云·绿树·金花》:“白云缭绕青松、落羽杉、银杏、垂珠树、桦槭、海桐,把幽静的山林衬托得更加翠绿 。”
3、反衬:韩北屏 《非洲夜会·金字塔的启示》:“在夕阳映照下,无边无际的黄沙,一直伸向天边;在黄沙的反衬下,金字塔显得寂寞,人面狮身像显得更加忧郁 。”
三、侧重点不同
1、烘托:通过一种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 。
2、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
3、反衬:通过意思相反的东西来衬托原物 。
衬托与烘托的区别,烘托和反衬的区别

文章插图
烘托与衬托的区别例子
区别:
1 “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
2 衬托是指有两个事物,其中一个事物强调出了另一个事物的好与坏 。其中这件事物的好为正衬,坏为反衬 。
烘托在语文中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通过侧面描写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二是泛指陪衬 。
3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 。

衬托与烘托的区别,烘托和反衬的区别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 。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泛指陪衬,使明显突出 。
1 以人烘托人
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 。
2 以物烘托人
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
3 以物烘托物
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出一幅极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图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 。
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似乎连月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 。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 。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
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用甲事物 (宾) 配衬乙事物 (主),就是衬托 。乙事物由于甲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更易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