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老师好最后黑板上的话( 十 )


有一天 , 这些学生终将成为苗宛秋那样的经历伤痛和挫折的“大人” 。他们也终将像苗宛秋训斥他们那样去训斥自己的孩子、学生 , 甚至社会上所有不成熟、不理性的“年轻人” 。而那些年轻人也会和他们当年一样满心委屈和不理解 。
成年人要面对柴米油盐 , 工资、房子和一次次的失败 。这些问题没有缘由 , 只会不停地往一个成年人肩上堆 , 直到他适应或倒下 。这些问题会慢慢帮助这个成年人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 , 就是利用机会 , 抛弃耗费精力的情感滥用 。所以很多成年人不苟言笑 , 他们仿佛肩上有根纤绳 , 一直费劲地往前拉 。没有成年的人 , 他们看不见这根纤绳 , 他们心中只有火焰 。
就像王小波说的 ,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 , 奢望也一天天消失 , 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当然苗宛秋不是一头普通的被锤的老牛 , 他心中还有感性和希望 。
最后安静用她的出人意料的决绝的方式 , 让苗宛秋惊醒:原来抓住机会 , 做好那件所谓的“该做的事情” , 好像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 总有人去做一件看似不那么合时宜的事情 。可能只是因为这件事对这个人非常重要 , 重要到不需要别人理解 。你能说这个人他/她就做错了吗?我想苗宛秋无论如何也说不出 , 安静这个好学生为他喊冤 , 是做错了的(在这里我无意去讨论 , 为什么安静忽然要跑到县长面前喊冤 , 为什么剧本安排她被撞成残废 , 因为在我的认知里 , 这全部都是为了苗老师的转变而铺陈的情节) 。
他从最青睐的学生遭遇车祸这件事中体会到了深深的自责和懊悔 , 当然还有对于所谓优秀教师称号、分房子、名誉等等的反思 。这些一直牵绊自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是否值得继续留下?
我们常常颂扬教师是蜡烛 , “成灰泪始干” , 呕心沥血只为培养学生 。可是在这部电影里 , 我看到更多的是学生成就了老师 。在一路向“上游”争取的过程中 , 人到中年 , 背着房子、票子和孩子重担的优秀教师苗宛秋 , 最终选择离开正式教师岗位 , 去做乡村教师 。
如果说当年没有如愿进入北大中文系学习的他 , 是被选择、被抛弃的 , 现如今的他 , 在面对校长递过来的钥匙和求和的态度的时候 ,  是自动选择、自我放逐的 。
与其说是赎罪 , 不如说是皈依自我 。
我愿意想象 , 当年那个意气风发、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大的苗宛秋 , 假如真的读了北大 , 毕业后也会是一个出口成章、挥斥方遒的年轻才子 , 也会有更多感性 , 用更多自信与与勇敢去拥抱生活 。只是 , 他一样会面对挫折 , 一样会面对不公 。但是 , 如果没有走上教师这个岗位 , 没有这样一群高中生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他 , 生活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 他又会如何面对受挫的生活 , 如何面对北大中文系(在这里只是一个代表最高学府和拥有辉煌前途可能性的符号 , 并不是说北大中文系就怎么地)毕业的人也要面对的不堪际遇呢?
所以我觉得 ,  影片从开始到最后 , 就是苗宛秋在去成人化、去理性化的一个过程 。苗宛秋的青年时代 , 是一个拼命冲出藩篱又被一鞭子赶回去的小牛 , 然后他循规蹈矩 , 任劳任怨地耕地 。他也曾试图做一个安心受锤的老牛 , 想私下开设补习班赚外快 , 也想找校长暗地谈谈分房子的事 。可是总有那么一个外界因素出现在他面前 , 让他内心深处的那个未成年人跑出来说 , 我不能那么做 。苗老师身上具有——不管上不上北大都具有的——知识分子的清高和底线 。这种底线也许来自于他未能考上北大的遗憾 , 以至于他希望有更多的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 也许来自于他在教师岗位上享受到的赞誉 , 但归根结底 , 苗老师是一个未被社会彻底驯化的公牛 , 他不愿意接受既定的“锤骟”程序 , 他终将跳出牛栏 , 奔向他自己那片青青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