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哲学史中 , 精心结撰 , 首尾贯串之哲学书 , 比较少数 。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 , 杂凑平日书札语录 , 便以成书;
2、哲学家不辩论则已 , 辩论必用逻辑 。然而中国哲学家多未竭全力以立言 , 也少人有意识地将思想辩论之程序及方法之自身 , 提出研究 。在中国亦不发达;
3、中国哲学家又以注重人事之故 , 对于宇宙论之研究 , 亦甚简略;
4、中国哲学家之哲学 , 在其论证及说明方面 , 比西洋、印度哲学家的哲学 , 大有逊色;
5、中国哲学重大缺陷是带有集体性 , 先把任何人都纳入社会政治 , 再讲这是不是哲学问题 。
中国哲学重大缺陷在什么地方?哲学要发展 , 对哲学的批判就必须要发展 , 哲学研究未必需要心理学和社会学以及统计学方面的研究 , 但是对哲学的批判的研究 , 就不能忽视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统计学了 , 在黎鸣先生的文章体系里面 , 并没有引入对这些环节的分析 , 不知道在其纸面文章里面是否有过?
从黎鸣博客的几篇文章里面看出:定义多于求证 , 目标替代了未来 , 如果从论文的思维链路分析 , 可以发现很多归纳点先于归纳的地方 , 也就是说 , 先有论点 , 然后再抓住自己希望看到的 , 忽略自己不希望看到的 , 然后再片面的归纳出来 。
或者说对“精彩表达的追求 , 而忽视对精确求证的重视”
哲学本身的研究和对哲学批判的研究是两回事情 , 但是密不可分 , 进入让哲学家尴尬的20世纪 ,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点 , 真正的哲学危机 , 并不是来自于数学局限 , 而是来自于信息的膨胀环境下 , 哲学家的素质已经无法使自己掌握最前沿的科学工具进行于超脱于整个尘世的洞察与推演活动 。
哲学的尴尬特点之一 , 就是一个理性思维为核心的活动 , 居然找不到一个理性的同时是容易把握得普遍接受审美标准 , 也就是说 , 至少我们目前没有找到一个普遍接受容易接受的标准(而不是普遍容易接受或者容易普遍接受) , 来说明 , 什么样的哲学研究方向是好的 , 什么样的哲学研究方向是不好的 。
所以 , 哲学家的思维审美品位在哲学研究当中相当重要 , 也就是说 , 哲学家应该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缜密 , 是否值得推敲 。哲学担负着批判的职能 , 对批判职能的批判 , 离不开对思维学 , 符号学的探索 , 我们进行探索的时候 , 我们应该发现 , 其实我们的看法影响着我们的观测 , 我们的洞察结果是在被我们观测行为干扰之后的结果 。然而一个合格的哲学家 , 应该发现 , 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时 。不应该只重视角度问题 , 或许 , 我们的“存在” , 对于“存在时的观察角度” , 更能影响到我们的观察结果 。
所以 , 我们进行哲学研究的同时 , 也必须对自己进行批判 , 要知道社会对自己的影响 , 自然对自己的影响 , 自己对自己的影响 , 在自己的研究结果当中 , 到底起了多大的干扰作用 。对自己哲学审美观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
如果 , 我们的哲学研究的审美标准采用的全社会的通俗标准 , 或者理论界的公认标准 , 当前的经济环境对全社会的哲学观有什么影响对理论界的哲学观有什么影响 , 这就不能忽视了 。
但是 , 我们的黎鸣先生好象忽略了这一点 。
所以 , 哲学要复兴 , 我们的哲学者 , 在社会学 , 历史分析 , 心理学以及语言学 , 特别是数学方面 , 都要有一定的研究才行 。但是 , 这种全才 , 很难找到 , 所以哲学的顿变 , 现在是很难盼到的 , 但是并不是说哲学死了 。只是哲学正在漫漫的发展 , 等待另外一个春天 。
研究哲学 , 最快乐 , 或许是发现了自己有什么精彩的发现 。可是 , 研究哲学者 , 最应该作到的 , 就是对自己的精彩论断的抛弃 , 一个人发言了 , 一个现象 , 可以用一种非常精彩的表达方法进行表达 , 就忘了 , 我们因精确而精彩 , 而不是因为精彩而精确 。
- 中国这些年有什么变化
- 要姚明辞职的声音越来越多中国男篮一直退步到底什么原因
- 2022年买房子合适吗 中国房价会跌吗
- 国内餐饮上市公司排名 中国餐饮品牌上市公司
- 十二星座有水瓶座吗,中国古代十二星座图腾?
- 中国制造网如何收费
- 中国智造的英文
- 中国钟氏人口有多少
- 中国种橘子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 中国种植枸杞菜的地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