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的由来是什么

腊八节的来历:释迦牟尼在未成佛之前 , 已经修行了好几年 , 因修行身体较为消瘦 , 觉得修行不是解脱的方法 , 所以打算放弃修行 , 这个时候一个牧女向释迦牟尼献上用乳汁或者是酥油制作而成的粥 , 吃完粥后 , 体力恢复 , 于是端坐在菩提树下沉思 , 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为纪念此事 , 佛教徒在这天举行法会 , 以果物、米煮粥供佛 。
腊八一般指的是腊八节 , 是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 , 又叫做成道会、法宝节等 , 最初这天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节日 , 后来慢慢地演变成民间节日 。很多人会在这天吃腊八粥 , 又叫做佛粥、七宝五味粥等 , 是一种由数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朝时期 。
南宋时期的吴自牧《梦梁辰》记载:“月八日 , 寺院谓之腊八 。大刹等寺 , 俱设五味粥 , 名曰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 , 已经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每逢腊八这天 , 不管是寺院、朝廷官府 , 还是黎民百姓都要做腊八粥 。等到了清朝时期 , 喝腊八粥这一习俗更加盛行 。在南方腊八极少提起 , 该节日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
腊八节的由来 祝福在我心中 , 幸福在你脸上;思念不断行进 , 关怀藏在心底;礼物还在商店 , 短信正在编辑;惊喜即将到来 , 腊八送上一条 。祝你腊八快乐!接下来我整理了腊八节的由来 , 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腊八的由来是什么】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 , 俗称“腊八”  ,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 , 腊八节来源于上古道教腊祭 , 神农氏“始作腊祭 , 以告上苍” , 遂形成在年终时祭祀农谷 , 庆祝当年已得收成 , 祈求来年民丰岁稔 。
《礼记》称“天子大蜡八”“八蜡以祀四方” , 在民间逐渐固定以腊月八日为道教腊祭日 , 俗称腊八节 , 此日喝腊八粥的习俗 , 亦源于腊祭“合聚万物而索飨之”所表达的终始交接、丰隆安定的思想感情 。
现代道教继承了上古道教传统的礼仪内容 , “三会五腊”更是成为道教的重要节日 。道教五腊日不仅包含了世俗层面的腊祭精神 , 并在宗教意义上阐释其特殊含义 。《云笈七笺》记载正月一日为天腊、五月五日为地腊、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十月一日为民岁腊、十二月八日为王侯腊 。可见腊八节是道教醮谢祭祀的重要节日 , 在这一天应在礼敬神明祖先的同时反省自己的言行德性 , 为善去恶 , 进于同道 。
道教讲求仙道贵生 , 腊八粥亦是养生佳品 。腊八粥起源于道教的天子大蜡八 。天子大蜡八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合聚万物而索飨之” 。
二是进行祷祝和祈求 。
关于合聚万物而索飨之 。万者 , 极言其多也 , 并不是真的合聚一万种物品 , 也不是只限于八种蔬果 。蜡八的“八”字是指祀八谷星、八农神 , 农业的八个方面 , 并不是说用八种蔬果来祭祀 。
索者 , 绞合也 , 蜡即索的意思 。
飨者 , 敬献也 。即将许多种蔬果谷物搅和在一起 , 煮熟成粥 , 敬献神灵 , 然后食用 , 叫做腊八粥 。为什么是煮熟成粥 , 而不是煮成干饭呢?因为蜡祭是要祷祝 , 蜡八祭祀加上祷祝就是蜡八祝 , 也就是腊八粥 。腊八粥谐音蜡八祝 。那么 , 蜡八祝为什么不写成蜡八粥而要说是腊八粥呢?即:蜡为什么变成腊呢?因为年终十二月祭献神灵用的蔬果谷物等全都是干物 。一年中收成的蔬果谷物等放置到年终十二月 , 当然全都变成干物了 , 而干物称腊 。所以 , 用干物蔬果煮成的蜡八祭祀之粥 , 就被称为腊八粥了 。这里的八是祀八神的意思 , 并不是指八种蔬果 。
关于干物称腊 。干物在天子家中归腊人掌管 。《周礼"天官"腊人》说:“腊人掌干物 。”郑玄《注》说:“腊 , 小物全干 。”所以是干物称腊 。蜡祭是用蔬果干物煮熟成粥作祭品 。所以 , 蜡祭又被称作腊祭 。即蜡祭也称腊祭 , 蜡八也称腊八 。这里的腊是指干物的意思 , 还没有和十二月连系在一起 。但腊祭是在十二月进行的 , 其含义已经和十二月靠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