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生半夏最大的用量是多少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等,生用可外治痈肿痰核 。中药生半夏最大的用量可用至一百二十克,临床应根据治疗需要选用不同的剂型及剂量 。先将其捣碎,然后煎沸三十分钟便可饮用 。
半夏名字的由来半夏名字的由来如下:
关于半夏这个说法的由来,通常认为是由于半夏生在夏至的前后,这个时候,天地之间已不是一片的纯阳之气,而且夏天也已将过了一半,所以称之为半夏 。
6月22日是夏至,古人将夏至分为三侯:“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中药里一味重要药材,听它的名字,大家都会觉得有趣,半夏半夏,好像是要到夏天过了一半才开始生长的 。
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半夏性喜阴,夏至一阴生,阴气开始发动,天地之间不再是纯阳用事,故而仲夏时节半夏这种喜阴的植物才在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 。半夏也就是因此得名的 。
关于半夏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 。
传说在很久很久之前,有一个姑娘叫做白霞 。有一天,她去田野里割草,偶然间挖出了一块长在地下的植物的块茎,因为白霞十分饥饿,所以就试着将这个植物块茎放进了嘴里食用,想着可以用来充饥 。
可是谁知吃完了就开始呕吐,于是她赶快吃生姜来止呕,没想到吃完之后,女子很久都没有治好的咳嗽竟然痊愈了 。
在这之后,白霞就开始用这种块茎与生姜一同熬汤,送给乡亲们,帮助他们治疗咳嗽,效果非常好 。由于这种块茎的浆液非常丰富,所以需要多次清洗 。有一次白霞在帮乡亲们清洗药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因此丧命 。
人们为了缅怀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就把这种药称为白霞,后来渐渐地人们发现这种植物一般在夏秋时节采摘,就逐渐的改称为半夏了 。
在我家乡的麦地里,半夏(俗称“麻芋子”)甚多,三叶,茎长不及尺,半夏其块茎也 。拔起,去茎叶,在淘洗时撞去粗皮,晒干,即生半夏 。麦黄在旧历五月,正值夏季的一半,故有“半夏”之名 。
半夏的传统加工方法,是用米泔、石灰、明矾、甘草加水反复浸泡,或仅用明矾水浸泡,不仅费时费工,更重要的是损失了半夏的药效 。曹颖甫《金匮发微》说半夏久经浸泡,是去精华而留渣滓,如欲立止呕吐,岂能得哉 。
【中药生半夏最大的用量是多少】我用生半夏的方法是:将生半夏与茯苓、生姜一起捣烂如泥,文火先煎半小时,尝一尝,不麻口了,再下余药 。
生半夏的用量一般在10g左右 。我在北京曾治疗一例溃疡病兼幽门梗阻的患者刘念,呕吐得很厉害,我在处方中用生半夏15g,病家去同仁堂取药,药师说:哪有生半夏用这么大量的,一定是医生忘了打小数点,径自改为1.5g,服后效果居然也不错 。
生半夏粉的最多口服量煎服,3~1Og,一般宜制过用 。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 。外用适量 。
旱半夏和水半夏如何区别一、指代不同
1、旱半夏: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 。
2、水半夏: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鞭檐犁头尖块茎 。
二、生长环境不同
1、旱半夏: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反应的砂质壤土或壤地种植,也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 。
2、水半夏:爱在湿度较高的土壤中生长,但湿度超出一定的限度,生长不良,造成烂根、烂茎、倒苗死亡,所以种植地块的水利条件要好 。
三、分布不同
1、旱半夏:分布除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尚未发现野生的外,全国各地广布,生长于海拔2500米以下,常见于草坡、荒地、玉米地、田边或疏林下,是旱地中的杂草之一 。朝鲜、日本也有 。
2、水半夏: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海拔800米以下,生于林下溪旁、潮湿草地、岩石边、岩隙中或岩壁上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旱半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半夏
《伤寒任》中的半夏半升相当于现代多少克?请知道的不惜旨教 。谢谢半夏泻心汤中的半夏主要是止呕,还有所谓的辛开苦降 。
泻心汤类方中的半夏我们一般用12或1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