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下节气是什么意思( 十 )


为什么知道了所在的节气,就能知道气候的变化情况呢?原来某一个地区气候寒暖的程度首先决定于太阳的照射方式 。当太阳垂直或接近垂直照射时,地面接受的光和热就多,气候就会热;当太阳倾斜照射时,所受的光和热就少,气候就会冷 。当夏天渐渐来到时,太阳的位置越来越高,地面接受的热量渐渐增多,放出的热量也渐渐增多,到达夏至时接受的热最多,但放出的热还要再过1个月左右才到达最多,所以最热的天气不是出现在夏至,而是在夏至后1个月左右 。怪不得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后为小暑和大暑 。暑者,热也 。类似的道理,最寒的时候不是冬至,而是冬至以后1个月左右,故为大寒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知道了气候变化与太阳位置有关,利用这个依赖关系,古人发明了圭表以观察日影的变化来决定季节 。《后汉书·律历志》里记载了二十四节气中每一节气时八尺之表的影长,这是古人以日影长短定季节的记录 。
节气由来已久
我国古代在发明用圭表定季节之前,早就利用昏旦中星、偕日出、偕日没的恒星及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定季节 。这些资料记载在我国早期的历书《夏小正》和《月令》中 。《月令》具体地记载着月初及月中所出现的星象和物候 。每当什么星象和物候出现,就知道到了什么季节,也就知道该种什么庄稼和干什么农活了 。大约到了战国中后期,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星象和物候知识,将1个回归年日数等分为34个区间,给出了专有的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春秋时代就有日南至、日北至的名称,这可能是利用圭表实测冬、夏至影长所用的专有名称 。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记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的名称 。除春、秋分用日夜分和冬、夏至用长短日至外,其余都与现代一致 。八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它们之间大约相隔46日 。《淮南子》已记有全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现代完全一致,这是二十四节气全部名称的最早记录 。从出土的文献可以证明,西汉时已肯定用节气注历,所以那时已经发展到只要观看历书就能掌握季节了 。
农业生产与季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知道适时播种的重要 。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很多季节与农时关系的经验,编出许多掌握农时节令的歌诀,在劳动人民中间广为流传 。一到某个季节,人们就能很熟悉地说出到了该干什么农活的时候了 。二十四节气和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特点编制的农时节令歌诀,大大帮助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公历在我国虽然使用已经几十年了,但现在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仍然十分流行,对农业生产还在起着有利的指导作用 。
有人说,节气是属于阳历的范畴,这是很对的 。但它又是阴阳合历所特有的产物 。以太阳纪年,以月亮纪月,这就是我国古代所用的阴阳合历的特点,它必须要设置闰月来调整季节的寒暖 。由于有闰月,这就使得季节在月份中不十分固定,例如某种物候有时在丹初、出现,有时又在月末出现,二十四节气就是为了精确地指示气候的变化而创立的 。它是一种纯阳历 。古代世界上使用阴阳历的国家很多,但只有我国才创有二十四节气,从这点可以证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达 。
节气名称的含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人杜牧的诗句脍炙人口 。既清且明的节气为何又“雨纷纷”呢?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二十四节气也发源于此 。由于它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所以很快便推广到全国 。但它所反映的主要是黄河流域的一般情况,其他地区当然也可参照使用 。杜牧所描述的就是江南地区的纷纷春雨 。
二十四个节气的含义有属于天文学方面的,有气象方面的,也有物候和农作物方面的,基本上反映了一年中的各种特征 。
立春:表示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开始了 。
雨水:立春过后,天气逐渐暖和,雨水开始多起来了 。
惊蛰:雨水过去之后,逐渐将有春雷轰鸣,藏于地下
冬眠的生物也就惊醒了,所以这个节气叫惊蛰 。
春分: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正是春天的中期 。
清明:春分以后,春光明媚,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
谷雨:雨水有比较显著的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
立夏:表示夏天开始了 。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丰满起来了,但还不到开镰收获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