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过年了,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大家有像以前的那种年味,为什么呢

首先得说人民群众兜里有钱了,想怎么花就能怎么花,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遍地都是,想买啥就可以买啥 。君不见?现在市面上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无其不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种类繁多多到令你眼花缭乱 。想着法子从海量的商品中找你想要买的,现在真是只有你想不到的东西,没有你买不着的商品 。所以说人们的生活天天都跟过年一样,谁还在期盼着过年呢?现在人们只剩下了回忆,回忆已经走远了的年味 。
提起年味,我总会想起以前过年时的情景 。那时的人们冬天无所事事,整个冬天就猫在家里,可是刚刚进入腊月,不管阴天冷风刺骨还是大雪纷飞,集市上依然会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小贩的吆喝声、菜贩的叫卖声、鸡鸭鹅的惊恐声充塞着整个街道 。呵!人真多啊!真是腊月集挤掉皮呢,人们摩肩接踵东瞅西瞧 。街旁牛羊汤窝热气升腾,肉案子猪肉挂的满架都是,街头红春联红灯笼特别地显眼 。过年需要置办的东西早早地摆满了街道两厢,虽然那个年代物资溃乏,但是,过年的东西国家还是能够敞开供应的 。你看,年味真的开始浓了 。
那时的人们经过无聊的漫漫长冬,生活的拮据加上心情的苦闷,很期盼年的到来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最起码可以邀三五发小,放开肚子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来放纵自己 。过年了,在没钱的家庭也得置一些年货,让一家大小其乐融融欢欢喜喜地过个年,也好祈盼着来年的日子更加红火 。孩子们更不必说了,贴春联、穿新衣、放鞭炮、闹红包,最馋人的莫过于吃饺子,还有年夜饭那流着油、透着香的丰盛大宴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都快过年了,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大家有像以前的那种年味,为什么呢

文章插图

都快过年了,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大家有像以前的那种年味,为什么呢

文章插图
我也觉得近几年年味少了很多 。由于环境原因,首先过年最热闹的鞭炮很多地方禁止放了 。现在每年过年和家人贴对联变成了最期待和幸福的事 。其次吧,现在每个人都基本是手机控,即使相聚也是各按各的手机 。连红包都很多变成了微信发的了~年味自然少了 。
想想以前过年,真的好怀念 。快过年的前半个月就开始张罗,和妈妈去赶集选年货,买对联,买鸡鱼猪肉 。买过年的糖果和坚果水果 。然后除夕就开始杀鸡,做年肉 。下午爸爸开始做浆糊贴对联门帘,我和妈妈就帮爸爸看对的正不正,然后傍晚全家人都洗好澡洗好头穿上新衣服开始拜神 。我们小孩子就除夕夜出去一帮小伙伴拿着第一个红包买烟花,玩具零食 。大年初一早早被鞭炮吵醒,去亲戚家拜年拿红包 。
现在真的好冷清一样了,哎 。
曾经熟悉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但日子还需要过下去,正如我们也没能成为小时候想成为的人,但还需要沿着路往前走
如今过年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闭门不出,不社交,不压马路,葛优躺
儿时过年 满怀期待,天天吃好的,有红包 。一包鞭 一根香,到处乱跑,上天入地 无所不能。
两者呈现出来的差距,算得上是另一种改革开放吧 。
改革 一切与90年代不同了,各领风骚 。家庭条件开始有了差距。开始出现阶级性 。90年代家家亲,如今富在山林有亲,穷在屋檐无人问 。
开放 城市包围农村,移动互联网时代,聊天也少了,更多的是生硬的文字表达 。大部分还没见面,事情就已经解决了 。人手微信,慢慢改变交流方式,人手淘宝,慢慢改变购物习惯 。各类便利支付方式层出不穷,银行都不用去了 。
人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内向 。久而久之 潜意识认为 我不需要别人帮我,我一人足以面对这个不友好的世界 。过年和平时放假也没多大区别,我做我的,你做你的,见到了就问一声好 。仅此而已 。
隆重的节日,没有隆重的情感 。1+1等于1 。
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感叹!哎,这年越来越没年味了 。其实春节本是农业社会的节日,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没有年味很正常 。如果是在贫困且缺乏水利的农村地区,年味会很多 。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冬藏之时物资最为富裕 。在最为富裕的时候,我们的先人祭祀祖先神灵,团聚在一起,不仅仅是为了团聚,也为了新年农耕的事情 。但大家的回答重点都是在现在吃什么,但对于春节这个节日来说,吃的确是最重要的事情,但不仅仅是为现在吃什么,更为来年吃什么 。
【都快过年了,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大家有像以前的那种年味,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