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操的注意事项

1、注意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徒手操 。器械操主要以加强大肌肉群,形成正确姿势为主 。
2、注意合理安排运动量创编整套徒手操时,必须遵循人体运动生理变化规律,动作要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由易到难,逐渐增加运动量 。
3、参与活动的肌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复合 。动作要一般是先从运动量较小的上肢开始,然后是下肢,胸部,体侧,体转,直至大量的腹背运动,最后是较剧烈的跳跃运动 。
4、早操也是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在编操时也要注意对幼儿的思想教育 。
学前儿童早操活动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学龄前儿童早操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早晨的运动量应适度
运动量反映在运动量的强度和密度上 。一般来说,晨练的强度,与儿童的平均心率140为正常;在晨练时最高,可达到150-170的心率;放松阶段为100-120;儿童的心率应该在早操结束五分钟后测量 。儿童的心率应在80-90之间 。5分钟后恢复,儿童心率应达到正常状态 。
2、早操不能跳舞
舞蹈的基本特征是柔美、舒展,具有欣赏价值;但是,为了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儿童的运动协调性,儿童的早操需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无论是模仿动作还是扩展动作,都应该有一定的适当的运动强度 。早操舞蹈,往往无法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 。
3、动态和静态的结合
在儿童早操编排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儿童活动中的动与静的结合;幼儿在活动中个体行为与互助行为的有机协调 。
扩展资料:
早操中的注意力问题
1、教师的站位
当孩子们做早操时,有一个老师带领着做操,而不是其他老师在一旁看着 。当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晨练时,其他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选择合适的站(教师站)在幼儿队列中参与晨练 。这样不仅可以给幼儿一个很好的示范,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参与做早操的过程中,观察幼儿和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2、教师的口令、手势
教师在领导过程中所使用的手势、哨声或简短的语言命令对儿童是一种规范性刺激 。这种强制性的刺激对儿童来说,是调动和协调儿童在做早操时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应该能够理解这种指令性刺激,这样他们才能对这种指令性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而这种指令性刺激才真正能够产生效果 。
幼儿园早锻炼指导要点是什么?幼儿园早锻炼指导要点是如下:
1、让幼儿通过早操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增强肌肉 。提高柔韧性身体素质 。
2、使幼儿加快血液循环,为大脑输送更多的氧气,从而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为智力活动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 。
3、激发幼儿活泼、愉快的情绪 。
4、让幼儿提高操节动作质量,为入小学做衔接准备 。
5、早操是对幼儿进行全身协调活动的锻炼,通过早操可以增强幼儿体制,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培养勇敢自信等优良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
6、从生理学、卫生学的角度看,早操能使在集体从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使身体有准备地承担起一天的学习和各种活动,以振奋精神、调动情绪,激发幼儿有朝气、愉快的生活 。早操活动时间虽短,但对幼儿心智健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
如何编排幼儿晨间操,注意些什么可见,在早操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那么早操活动要如何科学的编排呢?
二、早操的内容和结构
 幼儿园早操的内容应该包括操节、基本动作训练、队列练习、游戏、律动,歌表演、舞蹈等方面的内容,以避免了单纯动作练习那种生硬、呆板和枯燥的弊端 。将幼儿早操分为六个部分,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
(一)准备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入场 。可以通过走步、跑步、简单的走跑交替动作达到热身的目的,让幼儿的身体机能迅速进入运动状态 。如我们大班就采用跑,快走等动作,中班采用模仿的兔跳、大象走、蛙跳等进场 。
(二)队列队形练习
在早操中常用的队列有:立正、稍息、原地踏步走、齐步走、跑步走、立定、向前看齐、向左(右)看齐等 。常用的队形有:排成一路纵队、排成2~6(多)路纵队、排成圆形或半圆形队形、排成密集队形(幼儿围拢在教师周围)、排成分散队形(在一定范围内分散站立)等 。幼儿早操的队列队形练习要简单易行,在小、中和大班,通过队列变化训练,可提高幼儿在团体中了解与认识自身与团体的关系,增进幼儿的团体意识让幼儿形成秩序感,并发展幼儿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时,队列变化与训练,也是热身运动的一种积极的延续,为幼儿的早操活动作好充分准备;队列与队形变化包括:速度的变化;切段分队走或左右分队走,如四路变二路,二路变四路;圆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