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蕲州志·学校》记载 , 同治年间湖北蕲州书院的奖励标准是这样的:生员参加相当于今教育局或考试院组织的考试(官课) , 每次取超等4名 , 每名膏火制钱二串文;特等12名 , 每名膏火制钱一串二百文 。文童则每课取上卷8名 , 膏火制钱一串四百文;中卷20名 , 每名膏火制钱一串文 。
除了书院应给膏火、花红外 , 教育主管部门也会“酌给花红” , 以示鼓励 。
清代张之洞任湖北学政时 , 在湖北武昌所设的经心书院将考试时的优秀作文结集刊出 , 先后出版了《经心书院集》和《经心书院续集》 。这种“荣誉奖励” , 比奖金带给学生的刺激还大 , 还管用 。
岳麓书院内朱熹
书写的“忠孝廉节”
奖惩分明试卷凭“浮票”领取
清代丹阳书院“抄写雷同”“罚停膏火一月”
奖惩分明 , 是古代书院的基本学规之一 。学生在书院不认真学习 , 不约束言行 , 也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清代湖北归州丹阳书院规定:“学长稽查在院肄业生童 , 有不勤学励行者 , 正言规劝;如其不从 , 禀明山长 , 加以惩罚” 。
清代蕲州书院的学规中也明确要求:如果在山长课期生员超等旷课一次 , 扣钱六百文;特等旷课一次 , 扣钱四百文;文童上卷旷课一次 , 扣钱四百文 , 中卷旷课一次扣钱三百文 , 再旷遂加录成文或雷同全数扣除 。
学生在书院学习时的学业等级是动态的 , 实行“积分制” , 有“升降级” 。即使录取时的优秀学生 , 即所谓“正课生” , 如果旷课 , 平时考试成绩不能保持在前列 , 也有可能被降为“附课生” 。
清代均州南阳书院规定 , 以缺考的次数和考试的等级来确定升降 , 内课生如有一次不应课者 , 停止发放一月膏火;两次不应课者 , 降作附课 。正课一连三次不考 , 超特等者降作附课以内 , 附课连考三次超等者 , 可以升补为正课 。降级的同时 , 其膏火钱也会降低标准发放 , 甚至不发 。
古代书院考试纪律很严格 , 试卷凭“浮票”领取 , 并设编号 。学生考试时出现作弊、抄袭等不诚信行为 , 都会受到惩罚 。清代归州丹阳书院规定:“抄写雷同及不在院作文 , 并次日交卷者不列榜 , 初次不列榜 , 罚停膏火一月;再次不列榜 , 降作附课,冒名顶替者逐出住院 。”
与现代教育理念一脉相承的是 , 古代书院同样“德育”先于“智育” , 当然 , 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 , 古代的“德育”大多是“忠、孝、廉、节”等内容 。如果“缺德” , 后果很严重 , 轻者重罚 , 重者开除 。
中国古代的书院教育是怎样的书院与官学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完全不同 , 不设门户 , 完全开放 , 讲学自由 。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是政治精英 , 而是学术精英 。书院刻意与官学保持一定的距离 , 教授保持独立的学术品德 , 学生尊崇独立的自学精神 。
宋代的书院教育有哪些特点宋代的书院教育的特点: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盛行讲会制度 , 提倡百家争鸣 。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 , 师生眼界开阔;书院聚四方之俊秀 , 非仅取才于一域 。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 师“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 。师生关系融洽 。
宋代为古代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 书院产生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 , 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产物 。归纳出其中几点重要的原因:
官学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 , 书院的产生是必然 , 填补了官学的空白;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佛教禅林的影响;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应用 , 促进了图书事业的发展 , 从而为书院的各种教学活动及研究活动提供了便利 。
扩展资料
北宋初年 , 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 。陆续出现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石鼓、茅山、象山等书院 。其中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到仁宗末年 , 北宋前期较有影响的书院全部消失 。
- 前置前驱和前置后驱的区别是什么
- 有什么好玩的网页游戏
- 中国古代的文方四宝是什么啊
-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
- 自动驻车故障打不着火的原因是什么
- 装潢材料批发有哪些
- 曾志伟陈小春演的是什么电影
- 邓超杨幂金星演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 550是什么车
- 电视剧龙珠传奇里任嘉伦演的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