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讲的三纲五德是指哪些

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宋明以后,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 。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 。这种说法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份 。
中国古代讲的三纲五德是指哪些【中国古代讲的三纲五德是指哪些】首先我听说的是三从四德,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五常:仁、义、礼、智、信 。
三从四德:
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 。
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红)
三纲五常五德是什么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德:温、良、恭、俭、让 。“纲”在此处是做表率的意思 。三纲五常(纲常),还有五德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五德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 。
扩展资料:
“三纲”的具体内容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 。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 。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 。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 。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 。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
所以说,古人并不是现代人想的那么愚蠢,儒家思想也不是让人愚忠、愚孝的,只是讲的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而已 。君臣之间,以君为主,君主要对臣子负责任,臣子要服从君主,君主昏庸无道,臣子便可弃暗投明;
父子之间,以父亲为主,父亲要为儿子负责任,做出表率,儿子要听从父亲的,如果父亲不仁,儿子也可远奔他乡;夫妇之间,丈夫为一家之主,要负起责任,做出表率,妻子要随顺丈夫,但丈夫要是不走正路,妻子也可改嫁 。
大家各有各的角色,各有各的分工,下属不服从领导,儿子不听从父亲,妻子和丈夫各自为政,都是违反儒家的思想的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纲五常
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德是什么意思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而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则在宋明以后 。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 。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 。这种说法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 。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