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十二个时辰表示的时间

子时23-1点 , 丑时1-3点 , 寅时3-5点 , 卯时5-7点 , 辰时7-9点 , 巳时9-11点 , 午时11-13点 , 未时13-15点 , 申时15-17点 , 酉时17-19点 , 戌时19-1点 , 亥时21-23点 。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 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

古时十二个时辰表示的时间

文章插图
简介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 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 , 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 , 一至三点为丑时 , 三至五点为寅时 , 依次递推 。
古时十二个时辰表示的时间

文章插图
【古时十二个时辰表示的时间】时辰属性
23-1 子时 属于 水 1-3 丑时 属于 土 3-5 寅时 属于 木 5-7 卯时 属于 木 7-9 辰时 属于 土 9-11 巳时 属于 火 11-13午时 属于 火 13-15 未时 属于 土 15-17申时 属于 金 17-19 酉时 属于 金 19-21 戌时 属于 土 21-23 亥时 属于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