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退化现状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既是水源 , 又可滞洪 , 被冠以“绿色水库”或“生物贮水库”之称;湿地不但是人类生命和文明的摇篮 , 又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可博生资源 , 史被称为“物种基因库” , 那么中国湿地退化现状你了解吗?
生态破坏小知识:
湿地缺水除受气候趋干、降水量减小的影响外 , 最直接的原因是河流上游修建的蓄水、引水工程 , 以及沿河的堤防工程切断了河流与河漫滩沼泽的水力联系 。在近几年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调查中 , 三江平原的洪河湿地、松嫩原的龙和向海湿地、呼伦贝尔高原的呼伦湖湿地、内蒙古的乌梁索海湿地、河北的白洋淀湿地等都出现过因水利工程的负时影响和降水连续偏少而导致湿地水位下降和萎缩 。白洋淀是河北平原上最大的湿地 , 平水位湖区面积332.91k㎡ ,  其中水面面积74.91k㎡ ,  其余为以芦苇为主的草本沼泽 。该湿地属大青河水系 , 其支流潴龙河、唐河、白沟河、府河等为湿地的补给水源 。由于各河上游修建水库 , 加上连续几年的降水量由500多毫米降至二三百毫米 , 1988年以前出现了6年干淀 。目前 , 虽通过安新县出资引水和补水 , 年最高水位的蓄水量仍由5亿?7亿立方米减至0. 9亿?2亿立方米 , 从而面临着水体富营养化和围湖造田的严重威胁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 , 其主要补给水源是乌裕尔河 , 上游修建水库、塘坝67座 , 使其进入扎龙湿地的水量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平均4.92亿立方米 , 减小到70年代以后的平均2.02亿立方米 , 最少年仅0.4亿立方米 , 导致核心区水面缩小四分之一 ,  芦苇沼泽退化 , 年产芦苇由最髙30万t以上降到目前的3万t左右 。由此 , 2002和2003年只能通过引嫩工程为扎龙湿地补水5.8亿立方米 。西北干旱地区的湿地是极其重要的生态类型 , 人们沿湿地而居住 , 近湿地两耕作 , 成为人类生存的主要条件之一 。但受人为干扰和气候趋干的影响 , 湿地缺水萎缩问题尤其严重 。著名的罗布泊因1952年拉依河口筑坝 , 塔里木河改道南流注入台特乌湖 , 而使入湖水源锐减 , 面积急剧缩小 , 至1972年完全干涸 , 湖底形成10?15cm厚的盐壳 。内蒙古的黄旗海 , 由于干旱和水源补给量减少 , 湖泊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20万h㎡.缩减至2000年的0.8万h㎡甘肃河西走廊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水系 ,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河尚有大面积的终端湖 , 现今已全部消失 , 变成荒漠 。
【中国湿地退化现状】 提醒您:了解更多环境污染知识和生态破坏知识可以防止湿地退化 , 所以一定要多学习 。另外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和湿地退化后果有多严重等问题直接关注本网站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