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的特点

龙门石窟具有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内容丰富的特点 。
规模宏大: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的洛阳市,是我国的一个旅游景区,它主要是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以及百园这四个景点组成的,而且景区内的石窟造像种类多样,气势磅礴、规模宏大;
历史悠久:龙门石窟曾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等多个朝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
工艺精湛:龙门石窟的造型各异,形象十分独特,同时在雕刻时采用了多种雕刻手法;
内容丰富:龙门石窟的造像不仅种类丰富多样,而且融入了美术、建筑、书法、音乐等多种内容 。
龙门石窟的特点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493年,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从而形成了众多的石窟遗存 。
龙门因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
此处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 。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 。
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 。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是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0.02米,称为微雕 。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造像最集中的地方,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 。
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 。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 。
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 。这组雕像,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幅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我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龙门石窟有什么特点?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城南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又名伊阙),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间(公元494年),后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数代营造,共有2100多个窟龛,10万尊造像,遗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珍品 。
龙门石窟以古阳洞和宾阳洞为代表 。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南部,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 。它原为天然石灰岩洞,后被加工成椭圆形平面、穹隆顶的石窟 。正壁雕一佛二菩萨二石狮,南北两壁各凿三层像龛,龛楣、龛额的图饰设计奇制诡异,细致灵巧,并雕有飞天、佛传故事和礼佛图等 。
宾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北部,是龙门石窟中继古阳洞后开凿的第二大窟,在北魏龙门石窟中最有代表性 。宾阳洞是北魏宣武帝为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祈求冥福而修建的,原计划开凿三座石窟,但耗时23年,动工802366人次仅完成了宾阳中洞 。宾阳洞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尖拱形门,正面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南北二壁各为一佛二菩萨,洞门外两侧各有一力士,侧壁有佛传故事和著名的帝后礼佛图浮雕,用以宣扬佛法、赞颂佛家的累世善行和炫耀帝后的威仪 。
除了古阳洞和宾阳洞二窟外,在北魏时期开凿的主要洞窟还有莲花洞、火烧洞、石窟寺、普泰洞和天统洞等 。同时,因为佛教的进一步兴盛普及,在龙门石窟洞壁的浮雕上,出现了以多画面来表示一个完整佛教经传故事的艺术手法,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
世界文化遗产河南省龙门石窟有哪些特点?2000年11月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 。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