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的用途( 二 )


赤道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 。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 。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
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是没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 。所以彻底抛却日晷,看钟表知辰光还是近现代的事 。
日晷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什么意义日晷是古代计时仪器 。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 。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 。
作用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 。
意义: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
扩展资料:
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
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 。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 。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 。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 。
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摆放角度、使用地区的不同,日晷可分成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立晷等多种,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
按晷面的摆放角度,可分为:地平式、垂直式、赤道式 。
由于日晷的产生是从观察阳光下竖直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而开始的,因此最早的日晷可能是地平式日晷 。但它必须在使用其他计时工具进行精确计时的条件下,根据表影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刻划,这显然是不方便的,但如果采用均匀刻划的方法又会带来相当大的计时误差 。
这是地平式日晷重大的缺陷 。地平日晷制造容易,安装简便,除了把它作为一般的测时工具外,常常在城市广场、花园、道路、小区、寺堂、学校、码头和游览点等都可看到它的踪影,显得非常别致和美观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晷
日晷的作用是什么?是不是有科学依据?日晷的作用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确定和划分时间 。它通常由表盘(手表)和表盘(带刻度的支架)组成 。使用日晷来计时的方法是天文计时领域的一项重大人类发明 。这项发明已被人类使用了数千年 。
日晷的作用:
日晷又称日晷,是一种观察日记时间的仪器 。它主要用于根据太阳的位置指定时间或刻度数 。是我国古代常用的计时仪器 。但在历史记载中,记载甚少 。现存史料中最早记载的是《汉书·吕里志·备汉历》一章: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将“置物、主日、下铭”一并议论 .《汉书·易文志》有34卷日晷,但只存书名,无内容 。
日晷的科学依据:
每当有太阳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在阳光下的物体上会有阴影 。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长度和位置都会发生变化:早晨的影子更长,然后变短 。中午,影子最短,中午过后,继续变长 。早晨,物体的影子在西边,中午在北边,晚上,影子在东边 。
白天,被太阳照射的物体投射的阴影不断变化 。首先是阴影的长度在变化 。早晨的影子是最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阴影逐渐变短 。过了中午,又变了 。再长一点; 其次,影子的方向在变化,因为我们在北半球,早上的影子在西边,中午的影子在北边,晚上的影子在东边 。
原则上可以按照阴影的长度或方向来计时,但是按照阴影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 。因此,通常在阴影位置计时 。由于日晷必须依靠阳光,因此不能在阴天和黑夜使用 。因此,仅使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 。需要其他类型的计时器,例如水钟来匹配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