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做运动训练,经常有人问是不是每次运动一定要练到酸痛效果才是最好的?专家介绍正确运动训练理论不是让身体累到越酸痛越好,要适当增强运动为宜 。
Q:每次运动一定要练到酸痛,才表示有效果吗?
A:酸痛代表肌肉有受到刺激,但不是越痛越好 。
文章插图
你或许曾有过这种经验:很久没有运动,或是运动强度突然增强后,肌肉变得异常酸痛;瑜伽老师周韶J也提到,很多学生初次接触瑜伽之后,常会反应他们的大腿后侧、上腹部酸痛 。
健身教练“辅大金刚狼”邱柏学解释,这并不是所谓的乳酸堆积,事实上,乳酸堆积通常在运动完几小时内就代谢完了 。肌肉会酸痛是因为,这些太久没运动的肌肉,或是平常不常使用到的肌肉,一下子受到刺激,肌肉纤维损伤,引发延迟性肌肉酸痛 。轻微的,可能会痛个2~3天,超过4~5天才复原也还算正常 。
而肌纤维损伤是肌肉之所以能够变大、变强壮的其中一个因素;透过训练、刺激、破坏、休息、修复的过程,肌肉能成长、强壮 。
但它不是增强肌肉质量的准确指标,也不是每种运动都需要练到酸痛才有效果 。
邱柏学解释,对一般想健身、练肌肉的人而言,多半是从事肌肥大式训练,主要是把肌肉形状练大,酸痛可以是一个指标 。但如果是全身性训练,如举重等爆发力训练,或是游泳、脚踏车、长跑等耐力训练,强调的是全身的动作协调,追求的是当下的运动表现,如可以做得更久、更快,或是举的重量更重,肌肉酸痛效果就不是那么重要 。
而且,也不是越酸痛就越好!运动后的肌肉酸痛程度与训练成效不见得有关联性 。
2011年《实验性生理学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一篇研究探讨了运动后不适症状与训练成效之间的关联 。研究者找来28位受试者,依年龄、性别、身体指标等平均分成2组 。“不酸痛组”是用健身机做腿部重量训练,强度缓慢增强,在身体能适应重量训练的压力下,减少肌肉酸痛的症状 。另一组“酸痛组”则是从第四周开始加强操练,让他们一下承受大量压力而出现肌肉酸痛症状 。
研究结果发现,即使酸痛组在训练过程中承受许多肌肉损伤,酸痛感很强烈,但身体也会慢慢适应训练方式,自我酸痛感受会逐渐趋缓 。11周之后,两组的力量进步幅度相近,肌肉体积增加的幅度也相近 。因此,不一定要非常酸痛,才表示肌肉变得更强壮、更大块 。
而且过度的肌肉酸痛也可能会适得其反 。周韶J提到,酸痛太严重也会降低力量的产生,影响目标达成率,对持续性的训练是不利的 。“站在身体健康的立场,还是希望学员能养成持续运动的习惯,而不是因为一次运动后太酸痛,而得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再恢复运动,”周韶J说 。
文章插图
不酸痛就表示没运动到? 其实,2011年的研究就已发现,运动可以不一定要肌肉酸痛,还是能达到肌肉力量增强、体积增加的目标 。而且适当的修复可以减少,甚至预防肌肉酸痛 。运动生理学家,同时也是健身教练的麦卡尔(Pete McCall)建议,例如运动后一小时内补充适当的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运动过程中补充足够的水分,睡眠充足,都能加速肌肉修复,将酸痛程度降到最低 。
【运动训练是不是越久越好?正确运动训练方法不是越酸痛越好】 但邱柏学也提醒,练完如果都不酸痛还是需要反省,是否训练太频繁,肌肉未获充分休息,或是强度不够、太保守,动作姿势不正确、没到位等,也会影响训练效果 。他进一步说明,如果强度始终维持一定,身体逐渐适应后,酸痛感也会减少;或是你的动作不完整、不正确,肌肉没有彻底收缩,甚至刺激点不是准确集中在目标肌肉,肌肉也不会感觉到酸痛 。这时应该要调整训练方式,例如调整顺序,或是增加次数、强度等,将肌肉运动幅度做大,或是改变角度,才能让肌肉表现有所突破,达到训练的目的 。
- 马上天下中陈秋石原型是谁是不是陈赓
- 辣椒是发物吗?没有辣味的辣椒是不是发物
- 李玖哲是不是中国人啊?
- 毛南族是不是少数民族
- 电瓶发烫是不是坏了
- 饿了么一分钟免单活动是不是卡点下单就可以
- 洗涤液是不是玻璃水
- 高压空压机和低压空压机有什么不同原理是不是一样?
- 18年买的新车车检是2020!是不是2020年需要去车管所年检
- 不明觉厉是不是成语,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