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的准确性是指

计量的准确性是指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计量是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在计量过程中,认为所使用量具和仪器是标准的,用它们来校准、检定受检量具和仪器设备,以衡量和保证使用受检量具仪器进行测量时所获得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计量涉及到计量单位的定义和转换,量值的传递和保证量值统一所必须采取的措施、规程和法制等 。
任何测量都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现计量单位的量作为标准,这样的量称作计量标准 。计量单位是有明确定义和名称并令其数值为1的固定的量,例如长度单位1米,时间单位1秒等 。计量单位必须以严格的科学理论为依据进行定义 。法定计量单位是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使用的计量单位,是统一计量单位制和单位量值的依据和基础,因而具有统一性、权威性和法制性 。
基准是指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以最高的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起来的专门用以规定、保持和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器具或仪器装置等 。根据基准的地位、性质和用途,基准通常又分为主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也分别称作一级、二级和三级基准 。
计量的什么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计量的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 。
计量准确度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一致的程度;计量仪器的准确度指测量仪器给出接近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 。准确度只是一个定性概念而无定量表达 。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大,其准确度低 。但准确度不等于误差 。准确度只有诸如:高、低;大、小;合格与不合格等类表述 。
在误差较小时,也可通过多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μ 作为真值T的估计值 。测定精密度好,是保证获得良好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测定精密度不好,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准确度 。
准确度等级
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仪表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叫仪表的准确度 。引用误差越小,仪表的准确度越高,而引用误差与仪表的量程范围有关,所以在使用同一准确度的仪表时,往往采取压缩量程范围,以减小测量误差 。
在工业测量中,为了便于表示仪表的质量,通常用准确度等级来表示仪表的准确程度 。准确度等级就是最大引用误差去掉正、负号及百分号 。准确度等级是衡量仪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仪表精度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大小分成几个等级的 。
【计量的准确性是指】我国工业仪表精度等级有:0.005、0.02、0.05、0.1、0.2、0.35、0.4、0.5、1.0、1.5、2.5、4.0等 。级数越小,精度(准确度)就越高 。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用检测仪表和显示仪表精确度等级有:0.01,0.02,(0.03),0.05,0.1,0.2,(0.25),(0.3),(0.4),0.5,1.0,1.5,(2.0),2.5,4.0,5.0 ;共16个,其中括号里的5个不推荐使用 。
计量的什么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计量的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
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关于准确度是一个定性概念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首先,被测量真值其实就是被测量本身,而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所谓真值,仅是一个理想化的难以操作的概念 。
因此,不可能准确而定量地给出准确度的值 。其次,传统的误差理论认为准确度是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而对它们的合成方法,国际上一直没有统一 。最后,习惯上所说的准确度其实表示的是不准确的程度,但人们又不愿意用贬意的称谓,而宁可用褒意的称谓 。
历史规定
作为历史形成的习惯用语,七个国际组织在1993年规定,沿用的准确度只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或接近程度,只是一个定性概念,不宜将其定量化 。例如:可以定性地说“这个研究项目对测量准确度要很高”,“测量准确度应满足使用要求,或某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等 。
换言之,可以说准确度高低、准确度为0.25级、准确度为3等或准确度符合××标准,而尽量不要说准确度为0.25%、16mg、≤16mg或±16mg 。也就是说,准确度不宜与数字相连 。若需要用数字表示,则可用不确定度 。例如:可以说“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μΩ”,而不宜说“准确度为2μ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