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楼的来历

烟雨楼的来历:烟雨楼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最初建在南湖之滨,明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48年,疏通市河,把挖出来的泥土填到湖中,之后形成湖心岛,第二年把烟雨楼移在岛上,从此,把这里称为“小瀛洲” 。现在的烟雨楼是在1918年重建的,一直以“微雨欲来,轻烟满湖 。登楼远眺,苍茫迷蒙”的景色著称于世 。
烟雨楼位于浙江嘉兴,是浙江的四大名湖之一 。烟雨楼的名字来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烟雨楼眺望南湖的景色,别有情趣 。夏天倚栏远眺,湖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春天细雨霏霏,湖面上下都烟雨朦胧,景色全在烟雾之中 。
烟雨楼乃何人何地何时所建?烟雨楼在嘉兴的南湖,建于1826-1874年 。
“烟雨楼”始建于公元940年前后,,由杜牧诗《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命名 。
嘉兴知府赵瀛,于1584年在岛上仿旧重建烟雨楼,从此“烟雨楼”就在湖中了 。
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具体介绍是什么?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那么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具体介绍是什么?
【烟雨楼的来历】1、 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 。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建筑面积640余平方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 。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 。
2、 烟雨楼,因唐朝诗人杜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而得楼名 。始于建于五代后晋年间(公元936-947年),初位于南湖之滨,吴越王第四子中吴节度史、广陵郡王钱元镣“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为游观登眺之所 。后毁 。遗址现无存 。
3、 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岛 。第二年仿“烟雨楼”旧貌,建楼于岛上,后经过扩建、重建,逐渐成为具有显著园林特色的江南名楼 。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烟雨楼,先后赋诗二十余首,盛赞烟雨楼图 。
4、 烟雨楼在湖心小岛 。建起后,几经兴废,历史沧桑,直到民国7年(1918)嘉兴知事张昌庆会绅募捐款重建烟雨楼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多次大力修葺,古老园林焕发新貌 。才形成现在的格局 。
5、 烟雨楼---“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为游观登眺之所 。登烟雨楼望南湖景色,别有情趣 。夏日倚栏远眺,湖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春天细雨霏霏,湖面上下烟雨朦胧,景色全在烟雾之中 。
以上的就是关于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具体介绍是什么的内容介绍了 。
烟雨楼的历史五代后晋时(940年前后),吴越国广陵王钱元镣在南湖畔建楼舍为“登眺之所”,其时并无“烟雨楼”之名 。据《至元嘉禾志》载,烟雨楼三字始见于南宋吴潜《水调歌头·题烟雨楼》词 。湖畔的烟雨楼虽几易其主,选经兴废,但一直是观赏湖光的佳处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嘉兴知府赵瀛在湖心岛上建烟雨楼,从此楼在湖中 。后几度修葺,至明末楼毁,清初再建 。主楼坐南朝北,面对城垣 。到乾隆帝南巡时,烟雨楼改建为南向而北负城郭 。
乾隆六下江南,多次登烟雨楼,一再赋诗,备致赞赏,曾亲画烟雨楼图 。刻石置于楼中,并照此楼的样式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的青莲岛上仿建一所楼阁,亦名烟雨楼 。清同治初年,烟雨楼又毁于战火,直到民国7年(1918)才重建主楼,形成现在的格局 。抗日战争期间,烟雨楼被日寇强占作“华中铁道公司”食堂,抗战胜利后才恢复开放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多次大力修葺,古老园林焕发新貌 。
嘉兴烟雨楼的历史进程是什么?也就是说,嘉兴烟雨楼自1549年知府赵瀛创建于湖中小岛上,其后经过多次重修、扩建,成为江南一座名楼 。然而抗清一战,使它自1645年后大约30多年的时间里,化为一片废墟,只保存了一个名称,成了诗人们怀古伤今的凭吊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