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最初指的是什么

琵琶最初指什么除琴、筝、瑟等卧放的弹拨乐器外的其它弹拨乐器的统称 。
琵、琶其实指的是这一类乐器的两种基本弹奏技法 。
象现在的三弦、月琴、阮等乐器,都属琵琶类乐器 。
现在所指的琵琶最初是外来乐器,大约在南北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外形与现代琵琶很相似,称为曲项琵琶、或称为胡琵琶 。
"琵琶"中的"琵"和"琶"最初指的是什么?“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 。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 。
所以说当时的“琵琶”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 。琵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 。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 。琵琶音域广,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 。
扩展资料:
琵琶的发展历程
大约在秦朝,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 。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方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 。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便改称琵琶 。
到了南北朝时,从西域传来了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的乐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国的琵琶结合起来,改制成新式琵琶 。
从北齐到唐代,是琵琶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原籍曹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北一带)的曹氏琵琶家族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北齐至隋代的曹妙达,因善琵琶在北齐时即被封王,入隋后又被任为宫中乐官,于太乐教习琵琶技艺 。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琵琶
琵琶是指什么?【琵琶最初指的是什么】弹拨乐器 。最初以弹奏的基本手法而名批把(右手向前弹出为批,向后弹进为把),故早期将抱在怀中用此种弹奏方法的乐器都称为琵琶 。现在的琵琶最早由印度传入中国,隋唐时代成为歌舞音乐的重要乐器,并因颈部向后弯曲而称曲颈琵琶,以区分当时直柄圆形的汉琵琶(后称阮咸) 。唐宋以来得以不断改进,形成音箱呈半梨形、蒙薄桐木板、四弦、琴杆与琴面设4相9~13品的琵琶,后姿势由横抱改为竖抱,品相又增加,并弃拨子直接用手指弹奏,极大地提高了琵琶的表现力 。现在的琵琶有6相25品,按十二平均律排列,可任意转调 。尼龙缠纲丝弦替代过去的丝弦,使其音量增大 。四条弦由低到高分别称缠弦、老弦、中弦、子弦,定音为Adea,音域达四个半八度,音色清脆坚实 。琵琶演奏手法多样,技法复杂,表现力丰富,曲目上就有气势雄伟的武曲和优雅细腻的文曲之分,是重要的独奏乐器,也用于器乐合奏、重奏及歌曲、戏曲、曲艺与歌舞的伴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