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建设性争吵( 二 )


逃避方式
有一种孩子 , 不管家长说什么 , 都有本事说到别的地方 。
- 走路别蹭着走 。
- 这有啥 , 鞋不就走路用的嘛 , 我去写作业了 , 别打扰我 。
- 你看 , 这道题刚讲过又做错了 。
- 知道了 , 我会了 , 刚才是粗心 。我要做语文作业了 , 要不该写不完了 。
孩子为什么习惯性岔开话题?其实 , 从心理学上来说 , 打岔就是一种逃避沟通的行为。这样的应对方式 , 看似能避开和家长的争吵 , 却也等同于关闭心门 。
孩子听不进家长的话 , 更不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 于是 , 原本双向的沟通变成了单车道 。长期来看 , 亲子距离感不断加深 , 很难产生真正的理解和认同 。

讨好方式
还有一种孩子 , 会在与父母反复争吵后学会变成“讨好的孩子” 。他们会看家长的脸色 , 揣摩家长的心思 , 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想法 。
这样的孩子 , 表面上看是顺从了他人 , 避免了争吵 , 但其实 , 这也是一种逃避沟通、回避问题的做法 。

不过 , 孩子对抗争吵的方式往往并不单一的 , 常见的是采用“指责+逃避”“逃避+讨好”等多种结合的方式 。

04
学会吵架 , 是一种能力
无论孩子采用哪一种方式 , 都是在试图躲避伤害 。在他们的心中 , 他们真正渴望的 , 从来都是那种温馨和谐的 , 可以自由交流的氛围 。
其实 , 吵架是一把双刃剑 , 亲子关系中的父母和孩子 , 究竟是“越吵越亲密”还是“越吵越冷漠” , 取决于我们会不会进行一场成熟的吵架 。
真正成熟的吵架 , 一定是从讲情到讲理 , 是先有情再有理的 。
良好的争吵 , 对父母是一种 情感 释放;对孩子来说 , 也是一次成长 。
弗吉尼亚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 , 让150个13岁的孩子描述他们和父母之间的矛盾 , 研究表明 , 在家跟父母经常争吵但能保持冷静的孩子 , 更能轻松应对外界的意见和分歧。
争执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 。在对抗中 , 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 , 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 。

成熟的吵架 , 都会经历“情绪的爆发—情绪的控制—问题的沟通—事后的修复”这样一个良性循环 , 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
1
控制情绪
很多吵架 , 都是从一点小事开始 , 之后越吵越凶 。成熟的争吵 , 一定是建立在平和的情绪的基础上 。因此 , 当情绪难以控制时 , 我们不妨及时按下暂停键 , 让自己转移一下注意力 , 做一些其他的事 。
父母情绪的及时“退出” , 是为了避免战斗的升级 , 而且没有了对手 , 孩子的“抗拒”也失去了意义 。
和孩子发生争吵时 , 有的家长若吵不过孩子 , 或者觉得理亏 , 就会使出杀手锏——我是你爸/妈 , 言外之意 , 你是我孩子 , 必须听我的 。
用家长的权威压制孩子 , 要么会激起孩子更强烈的反抗 , 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 要么会让孩子产生蔑视心理 , 拒绝深入交流 , 这都不是家长想要的结果 。
争吵并不是完全的情绪输出 , 更不是单方的情绪压制 , 而是为了倾听对方的声音 , 争吵之后要进行反思 , 求同存异 , 共同成长 , 这才是我们与孩子争吵的最终目的 。

2
就事论事
要记住 , 我们的争吵只是针对于事情本身 , 争吵的目的也是要孩子明白对错 , 修正行为 , 并且找出解决的方式 。因此 , 不要在争吵中掺杂其他的 情感  , 更不能给孩子贴标签 , 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
比如 , 孩子做作业太粗心 , 三道计算题错了两个 , 我们只要批评他这次作业太粗心了即可 , 如果说:“你这孩子怎么总是忌吃不记打啊?”这就是人身攻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