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艺人站立而唱观众团团围坐是对的吗( 二 )


藏戏就是这样 , 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
看看 , 总结一下
小学语文《藏戏》藏戏种类繁多 , 但主流的是蓝面具藏戏 。藏戏综述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 , 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 , 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 。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800年以前 , 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 , 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 , 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 , 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 。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 , 意思是“仙女姐妹” 。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 , 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 , 故而得名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 。17世纪时 , 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 , 逐渐形成以唱为主 , 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唱腔高亢雄浑 , 基本上是因人定曲 , 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藏戏原系广场剧 , 只有一鼓一钹伴奏 , 别无其他乐器 。
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为“顿” , 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 , 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 , 意为祝福迎祥 。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 , 经常上演的是 , 即《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 , 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 , 各剧多含有佛教内容 。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 , 演员不化妆 , 主要是戴面具表演 。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 。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
《藏戏》课文原文 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 , 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 , 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 。接下来是我搜集了《藏戏》课文原文 , 仅供大家参考 , 希望帮助到大家 。
《藏戏》课文原文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
那时候 , 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 , 数不清的牛皮船 , 被掀翻在野马脱缰(jiāng)般的激流中 , 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 , 被咆哮的江水吞噬(shì) 。于是 , 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 , 发誓架桥 , 为民造福 。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 , 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qióng)结 , 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 , 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 , 用歌舞说唱的形式 , 表演宗教故事 , 历史传说 , 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 , 有人献出钱财 , 有人布施铁块 , 有人送来粮食 , 更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 , 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 。所到之处 , 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 观众们惊叹道:莫不是阿吉拉姆下凡跳舞了吧!以后人们就将藏戏演出称为“阿吉拉姆” 。
就这样 ,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 同时 , 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
在藏戏里 , 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 , 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 , 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 , 红色代表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