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为什么吃饺子

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 , 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 , 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 , 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 , 然后捞出来切碎 , 包在像耳朵一样的面皮里再下锅煮 , 用于治疗人们耳朵上的冻疮 , 古时的饺子是作为药用的 , 发展到如今 , 已成为一种民间小吃 , 立冬吃饺子也有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 。
饺子又称水饺 , 深受中国人民喜爱 , 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 , 也是年节食品 。有一句民谚叫“大寒小寒 , 吃饺子过年” 。
中国各地饺子的名品甚多 , 如广东用澄粉做的虾饺、西安的酸汤水饺、衡水的猪肉白菜饺 , 上海的锅贴煎饺、扬州的蟹黄蒸饺、山东的高汤小饺、沈阳的老边饺子、四川的钟水饺等 , 都是受人欢迎的品种 。
立冬吃饺子的寓意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1、立冬吃饺子的寓意是: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的寓意 。
2、立冬吃饺子是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
3、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常言道,“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的陷逐渐多样化,有芹菜、茴香、韭菜、猪肉、牛肉、鲅鱼、三鲜等等 。
4、吃饺子的由来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 。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佳肴 。在中国许多地区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 。除了北方将饺子作为节日美食外,南方人也在一定的场合中食用饺子 。
立冬为什么要吃饺子?俗话说“立冬不端饺子碗 , 冻掉耳朵没人管” , 我国自古就有立冬吃饺子的习惯 , 那么立冬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 , 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 。民间有“每逢交子之时 , 饺子不能不吃”的饮食习俗 。于是立冬之日 , 饺子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佳肴 。在古代的中医学上的解释:立冬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 , 阴气盛极 , 草木凋零 , 蛰虫伏藏 , 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 以冬眠状态 , 养精蓄锐 , 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既然要养精蓄锐 , 必须要进行食补来增加冬季各类的免疫力 , 所以选择简单易得的饺子作为食补材料 。相信很多北方朋友都听说过这句古老的谚语 , 南方朋友可能对此有些迷惑 。其实很简单 , 您仔细看看那两边翘翘 , 中间圆滚滚的饺子 , 长的是不是有点像咱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没错 , 就是耳朵 。据说 , 这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 , 不过那会的饺子跟现在的馄饨差不多 , 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 , 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直到唐代以后 , 饺子才变得和现在一样 。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 , 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 。
相传东汉末年 , “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 , 后辞官回乡 。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 , 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 , 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 。当时伤寒流行 , 病死的人很多 , 于是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 , 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 , 支起一面大锅 , 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 , 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 , 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 。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 , 抵御了伤寒 , 治好了冻耳 。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 , 称之为“饺耳”或“饺子” , 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
由此 , 这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 一来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名医 , 再来 , 咱不是还有句老话 , 叫做“吃啥补啥”吗 , 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 , 冬天到了天凉了 , 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 , 因此 , 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 , 补补耳朵 , 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